沒有天賦,那就注定學不會。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隻是個人對學習的態度,也是指個人的天賦能不能領悟到一些意思。
有些東西說的好,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指的就是各種傳統文化的學習。
很多時候一些好的東西可能就在那一瞬間的靈光乍現。
或者在愚昧了幾十年後的一朝之間,突然靈識開了,也清醒了,然後就摸到了那個點,接著就會了。
這都是天賦和機緣。
過去的人們或許不如現在的人有見識,但他們不是傻子,真假的東西人家是分的清的。
拜神拜天那是有用才拜。
用得著喊一聲蒼天有眼,用不著喊一聲蒼天無眼。
就像那下水的龍王下了雨,你是龍王,不下雨,你就是那荒郊野外的一種破雕塑,什麼時候給你曬開裂了,曬下雨了,你什麼時候回廟裡。
人家過去的人隻是信這些東西,給自己求個精神安慰。
真的假的人家也不傻。
傳下來的東西也是隻有用心去體會,才能夠隱約摸到一些門道。
但現在為了維持傳統文化的傳承,很多人已經不在乎人有沒有天賦,有沒有緣分了。
隻要你願意學,肯跟著學,他們就會傾囊相授。
不為什麼,隻為了哪怕你學不會,也能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樣的,然後傳給下一個人。
他們現在要求的不是自己的傳人裡出什麼大師宗師這些。
而是要求自己有一個傳人,有一個知道這些傳統文化該怎麼樣去傳承的傳人。
就像之前雲堇在戲台上表演的時候,臨時舉辦的活動,邀請台下觀眾上來,跟她對戲。
以此體會戲曲的樂趣,借此尋找合適的繼承人或者學徒。
這些都充分的表明了傳統文化的先輩們,在挑選繼承者上的標準已經放鬆到了隻要是個人就行的地步。
如果可以,他們也很想尋找合適的傳承者,有天賦,有緣分,還能努力。並且能把他們這一脈發揚光大,成為大師級宗師級人物的繼承者。
但事實是他們現在能找到一個願意繼承他們衣缽的繼承人都不錯了。
跟著學習的時候,沒有什麼錢可以拿,每天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甚至損害自己的身體。
練個十幾年,二十幾年,好不容易有點本事可以上台了,演完一場,又不知道下一場要等到什麼時候。
一場演出拿的錢可能都不夠一個月的花銷。
要麼選擇成為殿堂裡跟那群小醜並列的,拿著上麵補貼的國家級大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