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中元節特輯提到了兩個主角,一個胡桃,一個凝光,但是下半篇隻寫了胡桃,凝光那邊沒提,不知道有沒有好奇的。
哪怕沒有好奇的,我也來解釋一下,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現在水文水習慣了,不水寫不下去。
昨天的主角。其實說是凝光跟胡桃,真正的主角隻有胡桃一個,一方麵是為了填兩年前的坑。
另一方麵呢就是中元節嘛,這個節日雖然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相對於其他節日包括清明來說,在意這個節日的人都是比較少的,甚至很多人對這個節都沒什麼認知。
覺得他就跟清明節是差不多的,雖然從本質意義上來說他也確實差不多,但兩個節日是有區彆的。
詳細的就不過多贅述了,總之最本質的區彆就是清明節是人去拜鬼,中元節是鬼來拜人。
清明節是人給自己身邊死去的人燒紙紀念的日子,一般而言,這個時候鬼魂自己親近的人的鬼魂通常都待在地下,不會到人間來。
而中元節雖然也是人給自己身邊死去的親人手持紀念的日子,但是這個時候鬼門開了鬼就會從地下跑到人間來,然後去找自己還在世的親人或者後代,這就是兩者的區彆。
詳細內容肯定不是這樣,我隻是為了讓你們更快更方便的理解而已。
不過相對於清明來說,中元節上心的人還是不是太多。
可能一些有祭祖習慣的地區還好,或者家裡比較傳統的對這個節日也有認知。
但是如果是那種不是太傳統的家庭,當地地區也沒有祭祀先祖的習慣,對這個節日認知可能就比較少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節日。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可能有的人知道中元節這個節日,也就是傳說中的鬼節,可能還是看某些恐怖電影知道的。
比如說英叔的恐怖電影或者一些恐怖電影經常會提到鬼節,這個節日也會提到鬼節的概念。
名為鬼節,實則更應該叫他尋親節才對,因為無論是人還是鬼,在這一天都在忙著尋找自己的親人呢。
人為了給逝去的親人燒紙,讓他們彆在地下受苦,鬼是為了尋找還在世的親人或者後代來看一看他們了卻心中的牽掛。
這就是清明節和中元節的區彆。
然後中元節特輯其實也是臨時起意,雖然說想寫正文,但是這兩天忙著對線完全沒時間,加上最近水文水習慣了不水文寫不下去,所以最後就在對線與更新中糾結著選擇了一邊對線一邊水文。
加上相當於其他節日,中元節和清明節,給我的感覺還更親近一點。
所以在決定以中元節作為主題,寫出一章節日特輯之後就在思考這個節日特輯應該怎麼寫。
是以千岩軍作為主要群體,以他們的視角展開,講述一些符合我們國家軍隊內核的故事。
還是以普通人的視角展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和溫情。
又或者選中一位角色作為主要視角,開始講述這次節日特輯的內容。
這些我思考了很久,大概思考了5分鐘左右,我就跑去對線了,等到我對完線回來之後,我就感覺我的思路有了那麼一絲的活躍,然後就突然想到我兩年前還埋了個坑。
就是寫胡桃傳說任務的時候,因為內容不是太多,所以當時的篇章不長,隻有一章也就是3000字左右。對比前期其他角色的傳說任務篇幅來說,這個太短了。
然後當時我就說因為這個篇幅太短,也有人說看的不過癮,我就說過後期會彌補一下胡桃,爭取多寫點其他的篇幅。
然後再後來吧,我就把這個事兒給忘了,雖然中間偶然也有想起來的時候,但是想完我還是忘了。
就比如去年清明節,我就在想胡桃的這個事兒該怎麼寫,結果想著想著我就想岔了,把這件事情給忘了。最後好像是寫了彆的吧,還是寫了啥?反正是沒寫胡桃。
然後一直到今年中元節的這天雖然已經是前幾天的事兒了,我就突然想起來胡桃,然後加上當時在糾結不知道以什麼視角寫比較好。
在想到胡桃之後,我就又想到了兩年前埋的坑,然後就以胡桃為視角準備開始一篇中元節特輯,但是怎麼展開我也想了很久,究竟是以比較歡快的氛圍展開。
還是從角色本身的故事出發,去寫出一篇擴展出來的故事,我也很是糾結,最後在反複的思考之後,我選擇了以角色本身的故事為主題,然後從中拓展出來一篇故事。
我們都知道原神裡的角色其實大部分還是有點刀的,身上基本上都有點兒故事。
尤其是璃月五星角色身上基本上都有刀,大刀,小刀都有。
但是在本書中,很多角色身上的刀子問題都得到了解決,隻有少量的角色身上還留有一些刀子,然後為了秉持著我們貫徹始終的目的就是救刀。
我也是決定,就以胡桃背景故事中她爺爺去世的那一段故事為核心,然後拓展出了一篇新的故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