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好了,咱們今天說一說關於《西遊記》改編的事情。
黑神話改編的到底好不好,我相信隻要是有過了解的,心裡都有個數,不要說什麼玩沒玩過遊戲,也不要說劇情文案到底什麼樣。
他對人物的設定和對人物的定義究竟符不符合原著,符合的是哪版原著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說按照黑神話的群體給他定義的就是元雜劇玄奘西行,包括其他版本的《西遊記》,孫悟空都有不同的形象,也可以無惡不作,那麼他就應該去致敬這些版本的孫悟空。
裡麵的孫悟空可以叫通天大聖,也可以叫孫行者,也可以叫猴行者,但是他不能叫齊天大聖孫悟空。
因為齊天大聖孫悟空隻有一位,隻有吳承恩的《西遊記》和86版《西遊記》裡麵的孫悟空叫做齊天大聖。
而無論是現代還是包括明代之後,人們對孫悟空的形象的認可,對這個角色的認可,也都是建立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之上的。
在以前這麼多版本的《西遊記》裡,無論是孫悟空,唐僧,又或者八戒,白龍馬,沙僧,他們每個人的人物形象都不一樣。
甚至有的版本裡麵取經團隊也不是這4個人,有的時候甚至隻有唐僧跟猴子,也有的時候是三個人或者4個人都有。
每個版本的都不一樣,然後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幾個改編版本的西遊記吧。
我挑兩個小說版本,挑兩個動漫版本,小說版本雖然不像《悟空傳》那麼火,也帶動了陰謀論《西遊記》的發展。
但是一本是延續了陰謀論的風格,一本是延續了86版《西遊記》,一個引導人向真善美發展的這個風格。
然後兩個動漫版本應該算得上是比較火的,一個是10萬個冷笑話中的西遊篇,一個是奪寶幸運星這個惡搞西遊。
我先說一下小說版吧,兩本小說是我很久之前看的了,大概是在15年左右。
兩本我都記不太清什麼名字了,不過大概的故事情節我還記得。首先我說第一本,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陰謀論版本的《西遊記》,當時隻覺得前期寫的還不錯。
雖然其中的內容比較扯淡,但是就前期而言是類似於複仇爽文,但是後中後期開始就胡扯了。
說一下第一本小說的這個大概故事流程,第一本是延續了陰謀論的風格,開篇是真假美猴王。
然後這個故事的發展是真大聖被六耳獼猴打死了,然後六耳獼猴代替大聖取經,這個是陰謀論裡常見的說法。
然後這個小說裡的設定是真大聖當時還留了一縷殘魂,然後附身到了哪隻猴子還是人類的身體上。
接著是在菩提祖師還是在哪位神仙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些天材地寶融入到了自己體內,最後又回到了花果山,修煉了幾年之後,終於複活歸來。
但是這個時候實力比較弱,沒有第一時間去複仇,而是又在花果山裡修煉了一段時間。
接著找到了過去認識的龍王,妖怪,神仙那些從他們手裡又拿到了很多丹藥裝備,最後硬生生把自己以前的修為堆回來了。
然後這本在套陰謀論版本的西遊時也套了洪荒的體係,也就是說在這裡麵的《西遊記》就是一群洪荒小鬼常說的什麼西遊大劫,然後背後都是那些聖人在操控的。
之後真大聖恢複到巔峰時期之後,第一時間去找六耳獼猴報仇。
因為設定上是在當時真假美猴王這裡,真大聖是被五指山削弱過,沒有恢複到全盛時期,加上背後又有其他人幫助,所以他才會被六耳獼猴打死。
然後這次恢複到全盛時期,六耳獼猴沒有其他人幫忙之後,就被孫悟空打死了,但是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之後的發展,就跟《西遊記》完全沒有關係了。
從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之後,這裡的發展變成了孫悟空把唐僧,八戒,沙僧全部綁回了花果山,然後又請了牛魔王等等的各路妖王過來。
接著把唐僧給煮了分給所有人,以此來引出神佛。
八戒和沙僧念及舊情沒有打殺,但是給關起來了,師兄弟情分儘了。
白龍馬當時的存在感不強,也記不清是什麼結果了。
然後唐僧被煮了漫天生活自然就出來了,這個時候就進入了陰謀論了,就是佛門在算,就是孫悟空,天庭也在上學,孫悟空,然後孫悟空怒了,帶領花果山和各路妖王跟天庭還有佛門乾起來了。
前期就是一個複仇爽文,三方大戰也就看著樂嗬,中後期開始就逐漸逆天了。
先是中期戰爭,天庭那邊因為事少的原因,而且套的有洪荒體係,把西遊變成了一個尊佛抑道。
天庭本來就吃虧的這個局麵,所以當時天庭沒有參戰,天庭是後期參戰。
中期是跟佛門打,然後打就算了,結果這裡麵的猴子塑造就跟黑神話差不多。
做事沒有底線,而且中期跟佛門打就算了,他還把觀音給上了。
就是你們想象中的那個上,然後搜完觀音之後又去搜其他的女的,最後又跟白骨精勾搭到一塊,然後這個白骨精當時我也記不清是怎麼了,反正就是還活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