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兄弟們,這下是徹底要進廠了。
不進廠不行了,得轉年更了,說是年更也不準確,轉渣更吧。
哦我知道這個消息對你們來說可能會很意外,但是說實話,我自己也很意外,因為這也是我這兩天才突然發現的,或者說才突然看見的。
事情的起因是我們這些作者通常來說不是會有作者群嗎?一方麵是跟其他作者交流,另一方麵就是同在一個編輯手下的,在編輯的作者群裡也方便交流。
這兩天因為心血來潮加上閒著沒事兒上群裡看了一眼,發現都在說什麼,新書撲街,老書收益下降。
還有正在寫的一些書也突然掉了流量和單價的事情。
本來我對這個是不在意的,因為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關注過我這本書的數據了。
對於收益更是幾個月都不上去看一眼,反正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幾乎每天很平穩的1500~2000人左右,然後每天10~15塊錢。
看了也沒啥意義,還心煩。
而且雖然現在的手機端後台不顯示讀者評論,但是偶爾上去也看到那個數據,包括有的什麼提醒也蠻煩躁的,說什麼流量下降,改善質量。
說什麼這章讀者流失嚴重,尋找問題,我真是看都懶得看一眼。
他媽什麼逼問題我能不知道嗎?再說了,一個傻鳥平台他媽的一本書能正常完結的都沒幾本,能寫長的更沒有多少本。
大部分都在50~100萬字吧之間完結了,過了100萬字又不給彆人活路,他媽我這都兩年多的老書500多萬字了。
還指望我給你們獲取什麼新流量,我要有這麼牛逼的實力,我還來這寫啊,他媽的,平台真的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還有那個讀者流失嚴重的問題,那開玩笑,我這本書都開始當日記寫了,我還關心什麼讀者流失,流失的還少嗎?
最新一章的跟讀數據差不多隻有幾個人,20多個人吧,這還是最高的時候了,這幾天最多也就20多個人,最新一章跟讀。
我都這樣了,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他就是流失完了,我又能怎麼樣呢?
還是那句話,人少的時候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人多的時候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所以反正就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了,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我還有什麼好看的。
我那個屌問題我自己不知道嗎?我可太清楚了,從這本書的開篇我就在說我的問題了。
但我要是改了,那就不是我了,我就這死樣子,問題就擺在那裡,但我就是不改,你管我啊。
所以後台我基本不怎麼上了,但是今天在那個群裡看到彆人聊天的時候,心血來潮上了一下後台才發現確實。
跟他們說的一樣,基本上大部分作者都受到了影響。
環繞一圈下來,基本上凡是在群裡聊過幾句的作者都是新書數據不行,老書收益下降。
有少數的還能維持在日收1000左右,但是有的日收隻有幾十,100,200左右,有的甚至瘋狂掉日收,那個掉的速度都看的心驚膽戰。
我就這麼說吧,有個作者的數據是月收1400左右,然後他隻用了5天的時間就掉到了日收200。
這是什麼恐怖的概念呢?我這麼跟你們說,我這本書最巔峰的時候一天是的人,然後當天日收是690塊錢。
然後我花了多久掉了二百多呢?我花了大概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掉到200多。
也就是說這位在熱搜是我巔峰時期的兩倍的程度下,隻花了5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我一個月的事情。
這顯然是跟書的質量沒關係了,因為他書的質量有問題,他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數據。
而且就算是書的質量有問題,這掉的速度也太快了,你不可能說有的人這邊送完錢那邊就跑路。
所以這對於作者來說是一件非常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然後這幾天也一直都在討論。
討論的結果呢也沒個頭緒,因為這個東西吧它終歸是平台定的,說白了,最終解釋權在平台手裡,他就是把你的人和價格掉沒了,你也沒轍。
所以基本上都是在群裡發了,然後都在思考下一步的出路。
有點閒錢,暫時沒多少生存壓力呢,就是還想再搏一搏,萬一還有一本能夠有成績的話,基本上還能在清閒幾個月,甚至一兩年都可以。
畢竟小說這個東西上限和下限都特彆的離譜,有的人一本書可以吃一輩子,甚至自己的小孩都能接著吃。
有的就是花錢比較大手大腳的,或者本來就沒什麼錢,然後幾本書都沒有太好成績的,生存壓力比較大的,就是在考慮轉行的事兒了。
因為現在這個小說行業說不清楚,你根本搞不清這個市場需要的到底是什麼,說是有著大數據算法的加持,能夠精準定位到符合這本書麵向的分類讀者。
但是實際上推薦出去的根本就是狗屁一堆。
一本書他不可能說精準的劃分到某個分那種,他隻能說大體上在某個分類裡麵,然後有各種各樣的故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