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他已經來到年輕人麵前,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問:“我讓蒲勝打造的這犁,形製與平常用的大不相同,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那年輕人恭敬地衝劉臻微微躬身,說道:“回恩公的話。”
“小人家中犁耙老舊,時不時就壞了,隻因家貧,買不起新犁耙,隻能自行修繕。”
“日子久了,自然認識得深些。”
“這地上的鐵器,分開看確實不像犁耙,但若將其中幾樣合在一起就像了。”
劉臻挑眉,指示道:“你且去合一下試試。”
“是。”
年輕人略顯緊張,從地上撿了幾個部件,嘗試了幾次,最終組成了一個整體。
他用手扶著,回望劉臻:“恩公,可是這般模樣?”
“嗬嗬嗬……”
劉臻讚許地看了他一眼,又搖搖頭:“雖不中,亦不遠矣,換我來吧!”
年輕人立刻放下部件,退到一邊。
換成劉臻,手腳利索地把各種部件組合在一起。
劉臻是農村出身,父母都是農民。
家裡談不上富,但也不能說窮,畢竟他生活的時代,農民待遇有所提高。
種出來東西都是自己的不說,還能領補貼。
種地其實也用不上他。
都機械化了,不缺他這個勞動力。
甚至父母擔心他被機械弄傷,還嚴令禁止他乾農活。
可家裡人越是不讓碰,劉臻就越好奇,經常偷偷研究。
不光自己學會了拖拉機駕駛,還把拖拉機後頭的機械犁結構搞了個通透。
也是因為這個,讓他從小就對機械工程之類的很感興趣。
大學學的也是機械工程專業。
劉臻自己也沒想到,小時候的興趣使然,如今穿越到東漢後,卻派上了大用場。
他讓蒲勝打造的這些部件,就是他親自設計的新式犁。
東漢末年時候,農民用的普遍還都是直轅犁。
連曲轅犁都還沒發明出來,更不用說機械犁了。
縣民們認不出也很正常。
倒是剛剛這個年輕人,讓劉臻很意外,不光看著零散的部件能判斷出是個犁。
還能組裝成形,細節上雖有顛倒,卻大差不差。
一個古代人,能僅憑肉眼就做到這樣,說明他有很強的空間思考能力。
這是個聰明人,絕對要大力培養才行!
劉臻一邊想著,一邊把機械犁組裝了起來。
最終亮相是一架三鏵雙麵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