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們無不感動,紛紛跪地磕頭。
“多謝恩公,替家父報仇!”
“多謝恩公,替家兄報仇!”
“多謝恩公……”
劉臻連忙命令他們起身,說道:“劉臻與各位一同來到此地。”
“這裡的一幢幢房屋,一塊塊良田,都是各位同心協力建造、開辟出來的。”
“各位本就是劉臻的親人,親人蒙冤而死,能親手為其複仇,乃是劉臻的榮幸,各位不必介懷。”
他看眼典韋,後者立刻將兩隻大箱子抬了出來,將箱子打開。
劉臻繼續說道:“這裡是從祖氏家中取來的錢財。”
“在此的,家中成員都有折損,往後生活定然困難。”
“這些錢財分與諸位,錢數雖少,卻也能減輕些諸位生活上的負擔,也算是給死者的撫恤,你們各自商定數量,自行取走吧。”
在場的死難者家屬們,更加感動了。
他們多數都是流民,從各州郡流亡而來。
若是在彆的郡縣,遭了敵人攻打,不幸死了家人,根本沒有官員過問。
哪裡遇到過劉臻這樣,不光要給他們報仇,還要出錢在生活上幫助他們的縣官?
一名老者拄著跟木棍,顫巍巍地走上前來,汙濁的雙眼流出兩行清淚:“我等……真不知積了多少福德,才能有幸得遇恩公!多謝恩公,多謝恩公!”
剩下人也跟著喊了起來:“多謝恩公!”
劉臻抬手示意他們安靜,說道:“原便是我帶你們來此的,我不替你們做主,誰來?”
“都起來吧,錢財收好。”
“隻是切記,我替你們複仇,以及取財之事,不得外傳。”
眾人紛紛保證:“我等便是死,爛了舌頭,也絕不在外亂說!”
大家夥領了錢,又是千恩萬謝一番,各自離開了。
劉臻本以為,事情至此,新縣與祖氏的恩怨,便要告一段落了。
他開始著手帶領新縣百姓們,恢複生產。
然而兩天後。
劉臻正在跟孟村對著地圖進行下一步的墾荒規劃。
護民軍中一個哨兵匆匆來報:“恩公,城外有人求見。”
劉臻疑惑地抬起頭:“哦?可曾詢問來人身份?”
哨兵答道:“問了,是範陽祖氏的人。”
“範陽祖氏?”
劉臻有點納悶,他們來乾什麼?
難道祖家有人對他“程遠誌”的限定皮膚起了疑心,暴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