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正德加封鎮國公
應州大捷,正德親自書寫了報捷的文書,通過驛站飛快的送到京城之中,而且因為這是皇帝陛下的親筆奏折,所以最後隻能交到周重的手裡,也隻有他這個趙王加監國才有資格審閱這封文書。
周重一打開這封報捷文書,立刻斷定了這肯定不是出自正德的手筆,因為正德的字沒這麼好看,他的那手狗爬字連周重都比不了,更彆說如此規整的小楷了。不過當看了兩句,發現全都是正德說話的語氣,估計這是正德口述,然後讓彆人代筆,而且用的都是口語,估計這也是正德強烈要求的。
這封文書很長,周重大概看了一下,發現主要是正德親口描述了一下應州之戰的整個過程,後麵又彙報一下戰果,最後還附有一份有功將士的名單,其它的倒也罷了,不過中間的戰果上卻是極有水分,正德說他們經過幾晝夜的混亂,最後終於打退了韃靼小王子的進攻,經過統計後發現殺敵五萬餘人,這個數字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畢竟草原人南下一般都不會超過五萬人,若是正德他們殺敵五萬的話,那豈不是已經把韃靼小王子的部隊給全殲了嗎?
除了正式的報捷文書外,正德還給周重送來一封私信,這封信才是他親筆寫的,信裡除了向自己這個弟弟炫耀了一下自己的戰功,特彆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他親手斬殺的那個蒙古軍官,最後還點明讓周重封他一個爵位,名字他都起好了。就叫鎮國公。
對於正德要爵位的這個要求。周重也同樣是哭笑不得。之前正德就已經向兵部要了個總兵官的任命,現在倒好,竟然又要給自己加封爵位,可是再高的爵位,難倒會比他的皇帝還要尊貴?
雖然周重也覺得正德做的事情荒唐,不過他也可以理解,正德是個十分自負的人,在他看來。自己的皇位是從父親那裡繼承得來的,並不算什麼本事,相比之下,他現在立下軍功,這才是他自己的本事,所以自然想要一個爵位顯擺一下,不過以他立下的那點軍功,竟然想要一個公爵的爵位,顯然有些獅子大開口。
對於正德的報捷文書,周重也沒有獨斷。而是拿到內閣讓楊廷和他們商討一下,結果這幾人看到斬敵五萬那句話時。一個個都是搖頭苦笑,能坐到他們這個位置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草原騎兵頂多隻有五萬,怎麼可能全部斬殺,頂多能有個七八千就不錯了。
幸好正德還有點分寸,沒敢把他親自上戰場,並且殺死一個蒙古軍官的事情寫在報捷文書上,隻是在給周重的信裡炫耀一番,否則若是讓內閣知道他親自上了戰場的話,恐怕內閣和其它的大臣會立刻跑到宣府去,然後拚死把正德拉回京城。
等到眾人看完之後,周重又與他們商議了一下,對於正德的戰功,他們自然不敢隱瞞,而且就算是想隱瞞,但京城裡現在還有周重坐鎮,他們也隱瞞不了,不過對於那個斬首五萬的虛數,卻是不能無視,畢竟虛報軍功的風氣終於不能助長,所以最後王瓊這個兵部尚書要親自去大同一趟審核戰功,也隻有王瓊這樣的重臣,正德才不敢耍什麼花樣。
大同距離京城不是很遠,王瓊也是個極有才乾的人,所以很快就把真實的戰果審核清楚了,應州之戰,大同、宣府與遼東三方協同作戰,最後斬殺敵人八千六百餘人,之所以沒有確切的數字,是因為火炮和地雷地的應用,使得有些敵人的屍體被炸的殘缺不全,根本無法統計出確切的數字來。
彆的將領虛報戰功自然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但是這次領頭的卻是正德,誰也沒敢提處罰的事情,隻是對軍隊的賞賜全都按照實際的戰功來,另外正德還要求給他加封為鎮國公的爵位,結果周重花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讓內閣鬆了口,於是正德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鎮國公的封賞,同時還讓朝廷撥款,在宣府建造了一座鎮國公府,看樣子是打算長住在宣府。
剛剛把軍隊賞賜的事情搞完,周重本以為正德短時間內不會再搞出什麼事情了,韃靼小王子這次被打的這麼慘,估計下一年,甚至是後年都不敢再來了,畢竟死了一萬多人,以草原人那種恢複速度,估計沒個幾年彆想恢複過來。
不過周重顯然小看了正德,就在給邊軍的賞賜剛剛送去後,正德又十分正式的給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奏折裡的內容更讓周重頭痛,因為正德竟然想要建立一支精銳的騎兵,然後用這支騎兵主動攻打草原人,像曆史上的唐太宗和明成祖那樣,直接把兵禍引到草原上去,免得大明每年都要花費巨額的軍費維持龐大的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