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時分,天色仍舊有些暗淡。
但此時璃月港的街道上卻已是人山人海,熱鬨非凡。
在擁擠的人流之中,雷電影綽約的身姿很是顯眼。
她麵容凜麗,眼眸深邃而明亮,透著一股威嚴,氣質高貴,周圍的民眾下意識地與她保持一定的距離。
此刻的她神情有些複雜。
在來璃月之前,她曾以為稻妻也隻是比璃月差一點罷了。
然而,在璃月待了一段時日後,她認清一個現實,不管是哪一方麵,兩者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可是,坎瑞亞災變之前,兩者並沒有這般大的差距。
腦海之中又浮現出宋吟劍講過的話,漸漸有所明悟。
她腳步加快,不多時,便看到前方的儀禮隊伍。
隻見魈形單影隻地走到隊伍的最前方,冷峻的麵容上此刻滿是哀傷與緬懷之情。
他手中捧著一張浮舍、伐難、彌怒和應達的合照。
照片裡的眾人或是笑容滿麵,或是神情灑脫,往昔的美好在這張照片上定格,可如今卻隻剩下他一人來承載這些回憶。
讀過《仙眾夜叉傳奇》的雷電影望著魈的背影,對他此時的心境很感同身受。
親友一個個逝去,隻留下自己孤苦地活在冰冷的世界。
在魈的身旁,宋吟劍一襲白色法衣,神色莊嚴,手中不時搖晃三清鈴。
清脆祥和的鈴聲在靜謐的清晨之中回蕩,讓人們有些浮躁的心神漸漸安寧下來。
在他和魈的身後,是閒雲、理水等一眾仙家,之後是仙家弟子,再往後便是一眼看不及儘頭的民眾隊伍。
日上三竿之時,他們沿著既定的路線,一路前行,最終來到了天衡山。
在銅雀廟相隔不遠的地方,一座巍峨雄偉、氣勢恢宏的夜叉廟靜靜矗立著。
而在夜叉廟的對麵,是一個盛大的華麗舞台。
舞台之下是無數個簡易的坐凳,擺放得整整齊齊,等待著觀眾的入座。
雷電影見狀,心中不免產生一絲疑惑,不明白為何在這個地方會有這麼一個舞台。
不久後,她隨著人流進入夜叉廟。
剛一踏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十分精美的石碑,上麵刻錄著仙眾夜叉的過往事跡。
不過,由於絕大部分璃月民眾都看過《仙眾夜叉傳奇》,對這些事跡已耳熟能詳,所以在此駐足觀看的民眾並不多。
穿越石碑,後麵是一個名為“伐難祈福池”的水池,水池中間有一口沉井。
據一名工作人員講,隻要一枚摩拉投進沉井之中,就能讓得到伐難真君保佑。
於是,水池周邊不斷有民眾往裡麵沉井投摩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