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吃過些東西,稍稍的恢複了些體力。
眾人也沒休息,今天還有個地方要去,不光是林霄極力要求,他們自己,也想去看看。
死難同胞紀念館。
酒店裡,各個房間裡都在換衣服,素色衣服,簡單就好。
知道要去的地方,扶蘇和霍去病也不再笑鬨。
劉邦收起了痞氣,在呂雉的幫助下整理著衣服穿著。
長孫皇後和馬皇後交代著小孩子們注意事項,一定嚴肅,不許嬉鬨。
朱元璋早早的在樓下等著,今天的他穿著一身黑色中山裝,還戴上了老花眼鏡,用他的話說,看得清楚,記得清楚,事兒才辦的更好。
大家陸陸續續的到了樓下集合,看著就像個旅遊團似得,酒店員工看著一群人的打扮,也清楚這是要去哪裡。
新街口離著紀念館不遠。
沿著一條路西去,過了秦淮河,再過些路就到了。
眾人抵達時紀念館時,是下午三點半。
斷刀一般造型的紀念館矗立在那,和彆的景區不一樣,這裡很安靜,沒有人喧嘩,沒有嬉鬨聲,隻有沉默前行的人。
預約是早早準備完了的。
人人都手持著菊花,過了安檢,是一路的雕塑,造型各異,但都展現著那段曆史的故事。
按理說,帝王們是很難共情的一群人,平日裡殺伐果斷,什麼都見過聽過經曆過,但這些天的景區生活,也讓他們變化不少,和後世百姓相處多了,身上也沾上了百姓該有的氣息,人味兒濃了。
更何況,眼前所見,身下從葬,都是後世華夏子孫。
自己人怎麼打生打死都是自己人的事,外族,不行!
提前做好功課的林霄講解著,和導遊一樣。
語氣沉重。字句清晰。
“這是家破人亡,高十二點一三米。”
“這是失去雙親的兒童。”
“這是一位十三歲的少年背著他奶奶。”
“這是男子帶著老母親逃難。”
“這是死去的母親和尚在繈褓的幼兒,和哭泣的大兒。”
“這是死不瞑目……”
大家都安靜聽著林霄的講解。
朱家人是最難受的,其次是淚腺失禁李家人。
雖然實際上毫不相關,雖然遠隔千年,雖然從不交集,但大家都是流著一樣的血,同為炎黃,豈能無情。
朱元璋手裡拿著菊花,攥著緊緊的,牙咬的緊繃,恨不得回去就砍了在明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