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兒,秦惠文王的弟,能說會道,足智多謀,秦人稱之為智囊。
聽到來人的名字,嬴政和扶蘇等秦人的表情變得崇敬起來。
無他,這個人對大秦的作用太大了,老秦人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力則任鄙,智則樗裡。
直接承認樗裡疾的智慧是大秦頂端。
昭襄王時,樗裡疾去世,死前預言說,百年以後他的墳墓會被天子的宮殿夾著。
然後西漢時,長樂宮在他墳東,未央宮在他墳西,武庫對著他的墳墓,這叫啥,天子守墳。
絕佳風水,於是成了堪輿相地的祖宗。
或者說他的地理學的賊好。
第二位被選中的,公孫衍。
秦人們臉上的表情愣了一下,隨後又舒展開,又是個人才呀!
雖然孝公19年的公孫衍估計在魏國擔任犀首,但現在被招來景區,那彆管人家現在在哪裡。
原曆史的公孫衍在三家乾過,這輩子估計是離不了秦了。
來了就是大秦人!跑不了了!
反正秦人們已經想了無數種法子把公孫衍忽悠到大秦,軟的硬的都齊全,人才,永遠不愁多。
哪怕用不上他的合縱,作為將領來用也是個猛人,作為大秦的大良造時,兩度伐魏,第一次是把自己老家陰晉,也就是現在的華陰東邊給搞到了秦國,第二次更狠,兩年的時間,拿下上郡雕陰,俘虜龍賈,斬首八萬,一舉殲滅上郡,河西郡的魏軍主力,然後,魏割河西與秦。
如此可見,對於攻打自己老家,公孫衍並沒有太多的心理包袱,或者說在戰國時大顯身手的人,更在乎自己的抱負能不能有實現的平台。
隻可惜後邊被張儀給擠走了,一個合縱,一個連橫,鬥了一輩子,合縱攻秦最後也沒能如願。
留下個犀首好飲的典故給韓愈,蘇軾,辛棄疾他們來抒發鬱鬱不得誌的心情。
大秦第三位招募員工。
夏無且。
嬴政一臉,看吧,果然如此的表情。
把朕的太醫令給薅過來了。
要麼說還得是他,要是今天不開這個口,以後就真的在這上朝算了,一上班,嘩啦啦滿朝堂的人都過來了,那還玩個毛啊?
夏無且就沒啥好說的,大秦第一投擲手。
無且愛我,乃醫藥囊提荊軻也。
雖然醫術不咋地,但有時候用人是不看能力看覺悟的。
醫術的高低不妨礙夏無且早早的就知道景區的存在,如此覺悟,早被拉進景區小圈子了。
現在嬴政不需要醫生,夏無且基本上就是天天抱著醫書啃,對著大體老師研究。
可惜現代的簡體字看的他頭皮發麻,轉成小篆的醫術又有些名詞對應不上。
學習進度很是堪憂。
這下好了,來景區上班,贈現代語言文字灌頂。
招秦人,最開心的,除了嬴政扶蘇他們,除此之外就是司馬遷了。
他老師是董仲舒,董仲舒又認識夏無且,那段荊軻刺秦,他是親自采訪過的。
當初在場的全死了,就夏無且能活,如今通過采訪秦人補全了細節,往後,還有源源不斷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等著他來采訪。
想想就幸福,反正老爹司馬談是每日求老天給個機會來景區。
唐秦的員工招募完畢,大家期待的複活幣環節終於是來了。
老樣子,各朝都打起了精神。
……
南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
福建壽寧縣的一處寺廟中,七十二歲的馮夢龍看著眼前的清軍。
可惜了,還沒到唐王那,就讓清兵給找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