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邊,蔡琰和謝道韞合奏著《幽蘭操》,作為整個笄禮的背景音樂。
場麵被渲染的就非常的典雅。
由女員工或是笄者姐妹擔任的有司上禮台,手上端著羅帕和發笄。
笄者轉向東坐,
隨後正賓念祝詞。
用的是先秦的土冠辭。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原本的禮節,該是正賓來加笄的,然後讚者象征性正一下笄,但景區條件有限,也沒法真的讓台上四個一一服務,那樣的話,今天就光做頭發得了。
所以這一步就由讚者來啦。
有些讚者是由自己姐妹擔任的,則是在此時都忍不住悄悄話了。
“整好看點啊,要不然下午輪到你,我給你整雞窩頭。”
“安啦安啦,我的本事你還不放心咩~”
“嗅嗅~嗯?沒用我送你那個洗發水嗎?”
“用了呀,太乾了,咱發質不一樣。”
“好叭,嗅嗅,姐妹你好香啊~”
“滾~”
當然,姐妹做有司的也這樣。
嘴裡調笑著,手裡拿起精美的玉笄,開始盤發。
一番整理後,發笄成,這還沒完,現在得起身去到一旁預備好的更衣室。
換上搭配發笄的素衣襦裙。
此為一加。
原本百名采衣少女,此時是百名襦裙少女。
回至台上,向著父母,正賓展示一圈後,麵向父母親,行正拜禮。
表達對父母的生養之恩。
此為一拜。
接著就是要二加了。
繼續向東坐,此時的笄者少女們,可能是剛才的禮儀感染的原因,都是安安靜靜的,畢竟,大部分作為南方人,剛才真是生來第一次跪拜父母親。
往後就要長大了,十八歲了。
此為防杠:能帶孩子來這個儀式的,原生家庭不會糟糕。)
二加就比較繁雜些了,由正賓親自加發釵。
四列坐席,每人負責一列。
每至一席,則以盥洗手,頌祝詞:“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隨後讚者為笄者取下發笄,正賓再為笄者簪上發釵。
一個個的過去,每人也得負責二十五人,好在盤發這事已經在一加的時候做了,不然也是費時費力。
再接下來,還得起身,去更換曲裾深衣。
依舊的展示一番後,朝著禮台前的正賓行揖禮,這是表達對前輩,長輩的尊敬。
如此二拜成。
最後的三加,則是由父母親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