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這外骨骼通體呈銀灰色,線條流暢而富有科技感,仿佛是從未來穿越而來的高科技產物。
它緊密貼合人體曲線,不僅提供了強大的防護能力,還能顯著增強穿戴者的力量、速度和反應能力。
每個關節處都閃爍著微弱的藍光,顯示出其先進的動力驅動係統正在高效運作。
就在這時,一向思維敏捷的駭爪忽然開口問道:“亨利博士,我想冒昧問一下,這麼厲害的外骨骼,它的造價一定非常高昂吧?”
她的問題讓原本熱鬨的場麵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站在一旁的亨利博士身上,等待著他的回答。
“下一個就是了,彆急。”
量產成本分級預測
1.初期小批量量產階段年產量50套)●基礎型:1.92.2億人民幣
●生物能增強型:3.13.5億人民幣
●指揮官型:4.85.3億人民幣
核心製約:量子點神經陣列良品率僅62,氦﹣3月壤提煉效率未突破
2.成熟量產階段年產量300套,持續5年以上)
●基礎型:8,400萬﹣1.1億人民幣
●生物能增強型:1.61.9億人民幣
●指揮官型:2.73.2億人民幣
關鍵突破:納米肌肉束3d生物打印技術普
及,冷核電池氚增殖反應堆替代氮﹣3
3.超大規模戰爭動員生產年產量1,000+套,啟用ai工廠)
●基礎型:3,7004,500萬人民幣
·生物能增強型:8,200萬﹣1億人民幣
●指揮官型:1.41.7億人民幣
“這套裝備這麼貴!”威龍被直接驚呆了。
“沒事,已經可以量產了。”亨利博士放出來了下一張ppt。
混合供能體係運作邏輯
1.主電源:2組量子點鋰硫電池標準配置)
●總容量:24kh
\h)3.2k→續航7.5小時
●全功率戰鬥模式含力場護盾)18k→續航1.3小時
\h+武器過熱)72k→續航20分鐘
2.輔助電源:鋅空氣燃料電池組可選背負式)
●擴展容量:36kh重量僅4.2kg)
●通過外骨骼運動動能回收係統充電腿部液壓阻尼發電效率23)
3.應急電源:超級電容組集成於脊柱裝甲)
●儲備能量:1.8kh
●專供ai核心、生命維持係統及緊急通訊
斷電後可維持基礎功能45分鐘)
“最後的注意事項,請大家一定要認真關注一下。”
1.能源管理優先級
●護盾使用紀律:單次護盾激活消耗相當於全速奔跑15分鐘的電量,需嚴格計算敵方武器裝填間隔。
●對實彈集火:護盾全開不超過3秒,立即切換至納米裝甲硬抗模式。
2.防禦漏洞警示
●頂部盲區:肩部以上護甲厚度僅為軀乾的60,建議始終保持移動規避空中打擊。
●關節弱點:膝關節納米層重構需0.8秒,此期間僅依賴基礎石墨烯防護抗穿甲能力下降至eveiii)。
●護盾過載:連續抵擋3次以上火箭彈攻擊將觸發係統強製休眠防止電容爆炸)。
3.維護與生存守則
●清潔周期:每作戰48小時需用超聲振動清除納米裝甲縫隙積碳否則自愈效率下降40)。
\h的衝刺可能導致液壓關節脆性斷裂)。
●倫理紅線:若檢測到操作者血紅蛋白被武器係統過量抽取>400/小時),將強製解除生物組件耦合。
在ppt的最後一頁,畫麵漸漸暗去,隨後屏幕上緩緩浮現出一行醒目的紅色字體,那是來自設計師的嚴厲警告。
5防護係統看似堅不可摧,但它也有其極限。護盾並非永不衰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攻擊強度的增加,它終將會被耗儘;納米機器人儘管強大且高效,但它們也會感到疲憊不堪;而你們自己,一旦失去了這些保護,鮮血便會無情地流淌直至乾涸。”
這段話仿佛一把重錘,狠狠地敲在了每一個觀看者的心間。
緊接著,畫麵切換到了一個白發蒼蒼但精神矍鑠的老者身上,他正是5防護係統的總工程師——陳衛平院士。
背景是廣袤無垠的日喀則測試場,狂風呼嘯著吹過他的衣角。
“各位,請牢牢記住:在戰場上,最可靠的防禦手段永遠都不是依賴裝備,而是要讓敵人在還沒來得及扣動扳機之前,就已經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隻有主動出擊、先發製人,才能真正保障我們自身的安全與勝利。”陳衛平院士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洪鐘一般在整個測試場上空回蕩。
這段珍貴的測試錄像錄製於2035年那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它見證了人類科技發展的又一重要裡程碑,同時也警示著人們戰爭的殘酷以及生存之道的艱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