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嶺前沿陣地,炮火延伸後,鬼子發起了試探性進攻;
說是試探性進攻,但投入的兵力並不少,足足一個步兵中隊,果然是聯隊一級的鬼子,出手不凡。
226聯隊是野戰聯隊,組建後已經兩次隨師團進攻中條山,與中央軍血戰數場,表現非常亮眼。
來自熊本的師團戰鬥力都很強悍,儘管是以後備役人員組建的,但士兵的戰術素養都很高;
他們的進攻隊型很嚴謹,分成三個梯隊推進,給了守軍不少的壓力。
好在二營的同誌都是老兵,之前他們在根據地擔任預備隊,老兵傷亡不大;
都是用獨立營的戰術訓練半年以上的精銳,一個中隊的鬼子還嚇不到他們。
前沿陣地經過二營同誌數日擴建後,已經形成了四橫五縱的立體布局,兵力、火力配置都很合理,由副營長嚴維民統一指揮。
嚴副營長之前是28團的一個營長,總部抽調的那一批乾部,他們的任務是過來摻沙子的;
現在這一批外來和尚占據了881團很多重要位置,沈振華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給原獨立營的老兄弟留下一些位置就民行。
嚴維民當副營長有些屈才,但他並無務言,一直儘心儘力的輔佐趙德安,逐漸得到了信任,這次就將前沿陣地的指揮權交給了他。
三營的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和1個機炮排65人),加上偵察班、8人連部,編製326人;
擺在前沿的是二連、三連,其中三連、二連各留了一個排在根據地,所以每個連都是246人;
兩個連就是592人,裝備6門九二重機槍和12門飛雷炮。
重機槍後撤了幾百米,部署在側翼,作為側射火力存在;
飛雷炮還是隱藏在最後一道戰壕,作為最後的殺手鐧使用。
嚴維民見鬼子隻有一個中隊,就決定先不動用重火力,把鬼子放近後用輕武器解決。
鬼子的推進速度很快,非常順利,順利到讓帶隊衝鋒的中隊長井上勝久發怵;
他們隻是試探性進攻,並不想把散兵線推得太近。
井上大尉感覺八路軍肯定有陰謀,目測打頭的散兵線距離守軍陣地已不足百米,但守軍依然沒有動靜;
如果是彆的華夏部隊,這個距離早就開槍了,他不相信八路軍會逃跑,沒有開槍隻能說明八路指揮官對有著絕對的自信。
既然八路軍還沒有開火,他們就隻能繼續往前推進,井上大腰都快彎到地上去了,隨時準備趴下。
又推進了二三十米,他甚都能看清守軍陣地上的累累彈坑,那都是炮火準備留下的。
就在井上大尉猶豫還要不要向前推進的時候,守軍的陣地突然就“爆”了;
十幾道長長的火舌噴向鬼子的兵陣,超過300支步槍以排槍的形式向他們開火,彈如雨下。
井上中隊的鬼子一排排倒下,八路軍的首輪火力打擊讓鬼子們措手不及;
井上想象過會很猛,沒有想到會如此猛,而且是立體式的火力網,殺的鬼子遺屍累累。
“八嘎呀路,趴下!”
井上條件反射的趴在地上,順勢滾進一個彈坑中,趴在彈坑中躲避嗖嗖飛過的彈雨。
鬼子群趴下後,從守軍的縱深陣地又飛來十幾顆擲彈筒專用榴彈,落入鬼子趴伏的的區域內;
一炸就是一片,趴著也沒用。
井上大尉被打到懷疑人生了,他沒有想到八路軍的火力會如此猛烈;
僅僅一線陣地就有十幾挺機槍、十幾具擲彈筒,兩三百支步槍,這樣的火力強度難怪敢把他們一個中隊放到幾十米內打。
八路軍指揮官根本不擔心他們順勢衝進陣地,就算衝上去也是送人頭。
井上中隊的殘兵在自發的還擊,機槍也在瘋狂的向守軍陣地開火,隻是沒打幾個點射就會被擲彈筒端掉;
他們推進的太近了,不管是機槍還是擲彈筒,都在守軍火力打擊範圍。
反觀守軍有戰壕作為掩護,機槍、擲彈筒隨時可以沿著戰壕線更換射擊位,神出鬼沒,想要逮住他們很難。
井上中隊的傷亡很大,雖然他們的還擊也給守軍帶去了一些傷亡,但雙方的交換比太懸殊,再打下去隻能徒增傷;
此時鬼子最多還剩下七八十人,這點兵力根本引不出守軍的重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