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灣,二支隊伏擊陣地
二支隊主力全部拉了出來,守備三營在圍攻大墳口據點,守備一營、二營埋伏在楊家灣主道兩側,布下了一個倒八字陣。
這是二支隊組建以來的第一次實戰,由副支隊長熊澤清統一指揮;
跟支隊長一樣,熊澤清也是外來和尚,來881團前是28團的一個營長。
為了打贏這一仗,二遊擊區做了周密的部署,三級武裝幾乎全部集結待命,還動員了三千多老鄉保障;
主力二營待機,隨時準備應對上黨城方向增援而來的鬼子。
守備營是小編製,每個營轄三個步兵連一個偵察排和一個飛雷炮班,裝備兩門飛雷炮,這也是全營唯一的重火力;
每個步兵連轄3個排10個班,加上8人連部138人。
武器配置方麵非常簡單,連直屬1個火力班,裝備3門擲彈筒,每個排1挺歪把子或者捷克式輕機槍,其他的全是步槍和少量手槍。
這樣的武器配備與主力營差距很大,但拉到其他根據地並不比主力差。
人員組成方麵基乾是訓練基地畢業的600新兵,排長以上乾部從主力部隊抽調,其他兵員來自於原一營根據地的守備連。
訓練基地的新兵都是按照881團《大綱》訓練出來的,最短的時間都超過半年;
人均消耗訓練彈30發以上,他們最大的短板就是沒有參加過實戰。
鬼子援軍出動後就被偵察排的同誌發現,他們通過接力傳遞信息的方式將敵情傳回;
一營長拿到情報後就向熊澤清報告道:
“鬼子出窩了,有三四百人,正跑步而來,距離約兩公裡。”
熊澤清點了點頭道:
“通知同誌們準備戰鬥,以我的槍聲為號!”
一營長興奮的領命而去,他要通知到各連,連長交代排長,層層傳達,最後由班長傳達給戰士;
看起來很繁瑣,但這是支隊的第一次實戰,多花些心思是很有必要的。
軍分區部隊的主要通信傳遞方式就是信號旗,排以上部隊的通信員必須要掌握,這種方式非常快捷。
伏擊部隊很快就做好了準備,楊家灣的地形像一張巨大的弓,主道西東走向,弓向南彎曲;
南北兩側高,主道低,伏兵都埋伏在主道兩側的溝壑中。
熊澤清在進出口各布置了一個排紮口袋,消滅突圍而出的殘敵,主力埋伏在公路兩側收拾鬼子。
二支隊這邊剛剛調整好不久,鬼子援軍就殺到了,隔著老遠都能聽到鬼子毛皮鞋跑步的聲音,衝在前麵的是一個先鋒小隊。
陽城守備大隊因為沈振華所部的存在,兵力一直保持在四個步兵中隊,這在一般的縣城是很少見的,他們挨的揍也是最多的。
也許是很長時間沒挨揍了,鬼子的警惕性降低了不少,大墳口方向的槍聲越來越激烈,這也成了鬼子的催命符;
先鋒小隊進入楊家灣後隻是象征性的搜索了一下,然後就火急火燎的往出口趕,救兵如救火,他們壓根沒有意識到危險。
副大隊長佐佐木到一少佐是守備大隊幸存者之一,他在青龍鎮根據地可沒少挨揍;
所以這小子在進入楊家灣前留了一手,故意讓部隊停下來休息了十來分鐘,中隊長長穀川次郎著急地說道:
“佐佐木君,大墳口方向軍情緊急,勇士們休息得差不多了,抓緊趕路吧!”
佐佐木到一盤算了下時間,先鋒小隊沒有出現狀況,他這才放下了警惕心,大手一揮道:
“開路!”
鬼子以中隊為方陣,浩浩蕩蕩的紮進了口袋中,待到最後一個鬼子進入後,負責紮口袋的排迅速運動到位,將鬼子的退路堵死。
佐佐木到一進入伏擊陣後就察覺到了異常,大吼一聲:
“敵襲!”
他的話音剛落,公路兩側就爆出了炒豆子般的槍聲,佐佐木到一麻利地從戰馬上滾下,然後躲進了一個土坑內;
他周邊的鬼子不斷中彈下,槍聲、手雷的爆炸聲,聲聲入耳。
佐佐木少佐的臉色變得煞白,驟遭打擊的鬼子已經亂成一鍋粥;
失去統一指揮的鬼子在各自為戰,來自兩翼的交叉火力在大量的屠殺鬼子。
佐佐木到一仿佛又回到了被青龍鎮八路軍支配的記憶中,那種密不透風的壓迫感讓人近乎絕望;
他已經嗅到了死亡的氣息,不甘心的佐佐木到一倉促集結起幾十人,朝著弓背方向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