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南側為青龍山,北側是白龍山,鬼子的試探性進攻先向青龍山陣地發起。
青龍山陣地分成前沿和主陣地,前沿陣地擺了兩個連,主陣地同樣是兩個連;
營部設在主陣地,機炮排的兩挺九二重機槍部署在山頂上,一左一右形成交叉火力。
由於鬼子隻是試探性進攻,王亞君並不打算動用重機槍,將打退鬼子的任務將給前沿陣地。
前沿陣地的指揮員是副營長田誌剛,由前後三道戰壕組成,火力配置是前重後輕,兵力是前輕後重。
田誌剛一直將鬼子放到了眼皮底下,這才下令開火。
部署在第一道戰壕的6挺輕機槍突然噴出一道道火舌,將益子中隊的鬼子放倒了十幾個,有死有傷。
還沒等鬼子反應過來,幾十支步槍也加入了戰鬥,一排排子彈射過去,又放倒了一大片。
此時的益子中隊還不是特戰隊,隻是普通的野戰中隊,麵對守軍密密麻麻的子彈雨,他們也隻有被屠戮的份。
“八嘎呀路,殺雞給給!”
益子重雄被激怒了,指揮趴伏在地上的鬼子還擊,鬼子的槍法又賊又刁,守軍也開始出現了傷亡。
守備一連長隨即下令投彈,一排排手榴彈居高臨下砸進鬼子群中,炸的鬼子血肉橫飛。
雙方的交戰距離隻有幾十米,最適合守軍發揮手雷優勢,就算投不到位,滾也能滾出幾十米。
而鬼子因為是仰攻,很少有人能扔得上去,所以隻能用槍還擊。
守軍的火力暴露後,鬼子的重機槍、迫擊炮、步兵炮就朝著一連陣地使勁招呼,很快就把一連的火力壓製住了。
守軍傷亡在大幅提升,鬼子步兵趁機發起突擊,一連的同誌冒著槍林彈雨阻擋,戰鬥進入白熱化。
益子中隊的兵力終究是薄弱了一些,守備一連、二連的兵力是鬼子的兩倍多;
對標的是鬼子一個大隊,所以益子中隊剩下的一百多人槍,根本撼動不了守軍的防線。
二連都還沒有加入戰鬥,他們一直躲在最後一道戰壕內,未儘全力。
守軍僅僅靠一個連就擋住了益子中隊的進攻,雙方逐漸打成了消耗戰,氣得益子重雄大罵道:
“八嘎呀路,一群廢物,連八路軍都打不過,這些都是華夏人的雜牌。”
對於一個靠一張嘴就能說服3千中央軍投降的人來說,相同兵力下打不過八路軍真的讓他感覺到很丟麵子。
但這隻是一次試探性進攻,益子重雄最終的理性戰勝了衝動,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鬼子隨即交替掩護著撤出了戰鬥,離開時還帶走了不少傷員,隻留下三十多具屍體。
鬼子剛一撤下去,報複性的炮火就砸了下來;
鬼子的聯隊炮還沒有趕到,光靠幾門大隊炮,對守軍的陣地破壞有限,聽個響而已。
在炮火準備期間,223聯隊的主力陸陸續續趕到,包括威力驚人的聯隊炮。
守軍的壓力陡增,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