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戰不是這樣打的!”
久保田大佐表示讚同,示意村上大佐繼續說下去。
“久保田君,飛鳳嶺是八路軍防禦體係的重要支點,他們事先就修建了堅固的工事;
機槍火力點都藏在山體坑道內,就算是重炮也很難精準地將其摧毀,隻能靠步兵炮一個個去拔掉。
這就像一塊塊硬骨頭,得慢慢地啃,操之過急隻會徒增傷亡;
所以我的想法是我們兩個聯隊輪流上陣,每個聯隊打一天。
每次投入一個中隊,與八路軍拚消耗;
等到將八路軍的火力點和工事全部摧毀後,再發起總攻,一舉突破飛鳳嶺,你意下如何?”
久保田大佐表示讚同,打陣地戰沒有捷徑可走,一旦遇到戰鬥意誌堅韌的守軍,就得慢慢的磨。
能當上鬼子大佐聯隊長的都不是善茬,他們隻是狂妄,並非菜。
根據兩個老鬼子的約定,村上聯隊率先發起進攻,久保田聯隊為其掠陣。
為了拔掉八路軍的機槍火力點,鬼子將所有的步兵炮分開使用;
用步兵衝鋒引出守軍火力,步兵炮在800至1000米的距離定點清除,打一炮換一個地方。
鬼子的戰術調整很快就取得了效果,前沿陣地連續被鬼子的步兵炮端掉了兩個火力點,傷亡了數名機槍手。
守備二連長也發現了鬼子的貓膩,但他沒有太好的辦法去應對,他們的輕火力根本夠不著鬼子的步兵炮,隻能把希望放在機炮排身上。
鬼子的戰術很簡單,用重機槍在遠處壓製守軍火力,掩護步兵中隊發起進攻,不斷衝擊守軍防線;
守排一連、二連的同誌隻能應戰,快靠步槍是擋不住鬼子的進攻的,隻能動用輕機槍。
雖然守軍的輕機槍都藏在山體坑道內,但鬼子的步兵炮是專門用來打碉堡的;
連碉堡都是一打一個準,更何況是坑道掩體。
九二步兵炮的精準度很高,特彆是在800至1000米的距離,一個訓練有素的炮手,兩、三炮就能擊中一個火力點。
鬼子的意圖二連長看得很明白,在和一連長商量過後,他們也決定改變戰術;
機槍火力點輕易不開火,除非步槍手擋不住鬼子的進攻。
為了能壓製住鬼子,他們隻能采用狙擊戰術,用大量的神槍手去殺傷鬼子,增加防守的強度。
經過前幾輪攻防戰,一連、二連的傷亡也很大,兩個連加起來已接近百人,大部分都被鬼子的炮火殺傷的。
好在這些人大部分是傷員,重傷員全部送進了坑道內,經過衛生員的急救,暫時都保住了生命;
而輕傷員包紮好後又投入了戰鬥,絕對損失大約在50人。
也就是說前沿陣地還能夠戰鬥的同誌尚有340多人,機槍消耗最大,還剩下8挺,擲彈筒11具;
這兵力和火力是超過鬼子一個中隊的,暫時壓力不大。
但隨著傷亡的日益增大,最多一兩天時間,他們就應付不了一個中隊的進攻了。
鬼子越打越精,全部趴在八十至百米的距離與守軍對射;
這個距離守軍的手雷發揮不了作用,步槍對射根本打不過鬼子,就算有地形優勢,守軍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雙方的交換比已經降到了2比1以下,而鬼子的兵力優勢明顯,就按2比1拚消耗,用不了兩天,守軍也要被消耗完。
這就是鬼子新戰術的厲害之處,隨著守軍火力減弱,雙方的交換比隻會無限拉近,甚至大於鬼子。
好在守軍指揮員也發現了鬼子的陰謀,改變了戰術;
隻要鬼子不動,守軍也不動,你不推進,我就不開火,隻讓神射手和擲彈筒去消滅冒頭的鬼子。
戰鬥的激烈程度瞬間就降了下去,鬼子突然發現,守軍沒怎麼理他們了;
這個主動權掌握在守軍手中,他們躲在戰壕內,鬼子根本打不著。
很快鬼子指揮官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隻得下令往前推進,但還是試探性的,隻派一部分步槍手緩慢地往前拱,引誘八路軍開火。
這個時候狙擊分隊就發揮作用了,他們采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方式實施精確射擊,擲彈筒組偶爾偷襲一下,時不時的弄死幾個鬼子。
這下輪到鬼子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