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圖書室和博物室_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4章 圖書室和博物室(1 / 1)

還記得張誠家中有一個巨大的樣品架子嗎?

這些年的收集,這個樣品架子幾乎已經填滿,張誠在其中投入的費用卻沒有多少,畢竟一個格子50個錢的價格,能花多少錢。

現在這個樣品架子已經被公孫尼子接管了。

樣品架子被公孫尼子搬到教學樓,緊挨著學校的圖書室。圖書室有公孫尼子、張蒼、蒙恬、扶蘇、徐福默寫下來的各種典籍,還有一乾教師日常的教學講義、圖紙。圖書室所藏的書卷數量少得可憐,尤其是這些書卷是以紙張書寫而成,相比木簡就尤其單薄。

想想自己在禦史府的府庫藏書,張蒼一個勁兒歎氣。

“已經不少了。”公孫尼子勸慰著幾位見過世麵的大人物。“這裡的所藏,也有幾百萬字之多,隻不過因為紙張輕薄,看上去有點單薄而已。”

這裡的典籍,準許所有學生來翻閱和抄寫,但是不得汙損毀壞和外借。公孫尼子還特彆設計了一種閱讀典籍的小架子,斜斜的立在桌麵上,書籍攤放在架子上,翻動的時候采用手指去撚一下頁腳,這樣能儘可能避免對書籍的損毀。

“以後有機會,把這些抄下來,印刷出來,數量更多就可以自由借閱了。”公孫尼子感歎。當然印刷下來談何容易,幾百萬字的書籍,刻製成鋼板蠟紙,也要花費許多時日,消耗許多人工。

樣品架子的房間叫做博物室。每一樣東西都按照原來的位置擺放著,每一個格子裡都有一張小紙條,抄寫著這樣物品的發現地、發現人、名稱和用途。沒有名稱和用途的,就暫時空缺。

一些植物,會被描繪成圖樣,放在那裡,葉片會乾枯,但是圖片總能依稀辨彆出它原來的樣子。

學園鼓勵同學們對博物架上的物品進行信息補充,和嘗試尋找它們的用途。對這個博物架,使用最多的其實是徐福。這位方士第一次發現一種全新的認識和嘗試新材料的方法。

公孫尼子特彆在這個博物室放置了一本山海經的抄本,希望大家能通過對比山海經的抄本,核對這些事物,也希望能夠一一搜集整齊山海經上的所有物品。這件事從來沒有人做過,但是這個博物架給公孫尼子一個啟發——萬一在自己的這個時代能做成這件事呢?

儒家本來就有格物致知的說法。孔子也是以博學而著稱,孔子的博學不僅僅在於他熟悉周禮和典章,也包括他對世間萬物都有濃厚的興趣和認識。據說孔子曾經憑傳言就斷定吳越府庫所藏的巨骨就是防風氏的腿骨。可見其博學。

甚至連孔子傳下來的那張琴,公孫尼子也放置到博物室,標記了這張琴的來曆。到了張村,有了木工坊的支持,公孫尼子現在可不止一張琴,學園自己就收藏了好多張新琴,在音樂課上作為弟子們的教具。這張傳自孔子的琴,就被這樣收藏起來了。當然,在旁邊的標簽上,公孫尼子特彆強調,這張琴隻能觀看,不得觸摸。

這間博物室,就是後來著名的上郡博物館的原型。

一些張村所造的產品,也被收藏在這裡,比如一台已經用壞的油印機、比如泥叫兒、比如蜂箱的模型、比如第一件玻璃器、比如張誠趙杏兒夫婦實驗的瓷片、比如趙芃設計的校服。雖然這些物品在張村已經是尋常之物,但是公孫尼子認為這些物品具有特殊的紀念價值,值得珍而重之的收藏。

看著自己設計的校服也被公孫尼子擺放在陳列架上,趙芃是開心的,自己的造物能和張誠先生的造物陳列在同一間屋子,好像兩個人更親近了一樣。

趙三球製作的兩個鉛塊,也放在一個木架上,由於氧化作用,這兩個鉛塊已經晦暗了。但是旁邊的標簽上清楚的記述著這件物品的故事,還特彆標記了這兩樣東西的重量。

但是煤油燈的燈油、製作油墨的輕汽油、取火用的取燈兒,都沒有收藏在這裡。公孫尼子很遺憾的對徐福說:“這些東西易燃,放在這裡很危險,以後有條件,想辦法再做陳列吧!”隻給這幾樣物品留了架子的空間和標簽說明。

山中的鳥獸,也沒有辦法保存下來,公孫尼子請了手藝人,做了泥像和彩繪的模型,放在這裡。隻是手藝也算不上好,做不到惟妙惟肖。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這個皇帝過於完美 高武:我的體質能吞噬 劍道神帝 穿越異界,我能召喚所有遊 天下龍藏 聽鬼語之亂世神禍 變身龍妹,姐姐不要欺負我呀! 醜雌一胎七崽?獸夫們跪求複合 修真界第一關係戶 小青梅乖得惹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