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這個蒸汽的車子,是什麼樣?”鍋爐房爆炸事件剛剛處理完畢,蒙恬就貼上來,問詢蒸汽車的問題。
“你想它是什麼樣子?”張誠反問。
“如果製作一個鋼鐵的車輛,用蒸汽驅動,放到戰陣之前,直接去推平敵軍,有沒有可能。”
“很簡單啊!”張誠想起坦克這個詞。
“那麼用於破擊城牆,有沒有可能?”
“能吧。”張誠對蒸汽機車破城卻沒有足夠的信心。畢竟所需要的動力太大了一些。
“做一個試試?”
“蒙大將軍你是不是閒的,現在上郡又沒有戰爭,我們著急做鋼鐵的戰車嗎?”
“這東西不論有沒有戰爭,總是有備無患。我們的技術和財力,你就說,能不能造吧?”
“你容我想想,容我和同仁們商量一下!”
下午,這個想法就在工業園區的工程院被討論起來。
寺工來的大匠和官吏,眼下都集中在工程院這麵。相關的工坊還沒有建設起來,工程院當下的工作主要還是進行技術總結和技術學習,建立檔案和技術標準體係。但是工程院的諸位顯然對自己當下隻能做案頭工作並不滿足。早就鬨著要快一點進入生產,不能總這樣白吃白喝,張村能有多大的積蓄,自己這一些人可不能白吃白喝。
就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工匠和那些儒生是不一樣的。工匠都知道工作和待遇的順序和關聯,不做事就沒有吃的。儒生卻總要求先給自己待遇,不要問自己有啥貢獻,儒生還總喜歡拉幫結派,一個儒生來了,他就會找更多的誌同道合者一起來,也不管你能不能養得起。
“我們要造一個蒸汽機車!”張誠簡單的說了這個目標。
工匠們沒有疑問,都等著接下來有什麼說法。
“蒸汽機的原理是這樣的。驅動的原理是這樣的,動力輸出通過曲軸往複運動驅動齒輪,齒輪係統把動力輸出出來,就可以驅動車輪和其它設備。”張誠在黑板上畫出原理圖。
“能輸出多大的動力?”
“我們的鍋爐現在已經有輸出400牛的能力了,但是車子求輕便一些,我計劃造一台200牛的機車。”
工匠們交頭接耳。
“這輛車要做什麼用?不會就為了跑起來就行吧?”
“蒙教授想看看軍事上能不能用,但是軍事是花錢的,這個車我想最起碼應該是掙錢的,我想,先拿這個車代替耕牛!用來犁地怎麼樣?”
“您確定我們能做出200個牛的蒸汽機?”
“幾天時間……”
“那麼……我們來研究吧!”
寺工的工匠做事有自己的章法。立刻形成了一個項目組,大匠負責總體設計,各部分功能也分彆討論,然後就是一部分一部分完成方案。
幾天後,研究院找張誠去審圖紙。
一張巨大的圖紙掛在牆上。給張誠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