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餘被張蒼斬殺在河邊,趙王歇在衡水被斬殺,項羽分封的代國趙國就此覆滅,臧荼又降了韓信。十八路諸侯,雍、塞、翟、河南、殷、韓、魏、代、趙、常山、燕、遼東十二國覆亡。
秦末諸侯,不到一年就被漢國吞並了三分之二,以滎陽京索古運河鴻溝為界,西麵是漢國控製之地,東麵卻不全是西楚控製之下。
三齊的叛亂並沒有停歇、田橫為首的田氏餘孽仍然爭奪不休,北麵的燕國態度曖昧不明,南麵的衡山國、九江國、臨江國分割古楚國,荊楚之地民心動蕩,吳芮、英布翁婿無暇顧及中原,巨野澤中的大盜彭越聚集了上萬人馬,在秦末也是一方豪強,卻並沒有參與分封諸侯,目前仍在巨野澤嘯聚山林,間或依附齊地某個勢力,重做雇傭兵的身份參與征戰。
東歸之後,項羽是真的安心做西楚霸王,並未擴張自己的地盤,隻是作為諸侯長和共推的霸主,總要被地方的爭鬥拉去平事兒。自從西楚元年開始,就沒有消停過,甚至連自己的屬地也沒有認真打理。
如果不是劉邦東侵彭城,項羽甚至都想不起來要收拾這個曾經在義帝楚懷王熊心麾下並肩的戰友。
一個有意要兼並天下,一個無意恢複一統天下的局麵,兩個人的命運在當初見到秦始皇的那一刻就已經分彆了。
當初始皇帝第五次巡遊天下,張誠曾經在圍觀的人群中見到過劉邦和項羽,麵對秦始皇盛大的儀仗車隊,劉邦感慨的是“大丈夫生當若此”,項羽說的確是“彼可取而代之”。
兩句話的意思看起來相似,其實大不相同。劉邦豔羨的是那種權力的威勢,項羽作為楚國遺民,念念不忘的卻隻是要終結大秦的統治,換了彆人來做這個位置。
很多事,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注定了。
項羽理想的世界,就是春秋五霸各自為政,強勢的諸侯國作為天下共推的霸主,平衡諸侯之間的紛爭,而真正在大秦治下做過亭長的劉邦,內心卻早就成為體製的一份子,理想中的天下就是高居在鹹陽的皇宮,向全天下的郡縣發號施令。
如果說誰為奪取天下做了更充分的準備,當然是劉邦的漢國這些將相。在始皇帝時期,蕭何是縣衙中諸吏之長的主吏掾;曹參是管理監獄的獄掾;夏侯嬰是負責車馬的司禦;灌嬰是負責城管的中涓……這些人雖然是大秦微末的小官,但是如果把沛縣當做是一個小小的國中之國,這個班底也基本有了一個小小行政區的治理之能。
在建立新皇朝的時候,這些人最終得到了全新的職位,這些職位顯然權力更大、級彆更高,所謂位極人臣,但每個人所負責的業務,和當初他們在沛縣的時候並沒有太多差彆,隻不過管理的部門更大、負責的區域更廣,過手的錢糧更多而已。
體製內乾過的人,自有適應和重建一個體製的能力。
大秦給未來的帝國提供了一套現成的模板,這套模板甚至使用了上千年。
在所有諸侯之中,也許隻有劉邦和他的夥伴們準備接管大秦所留下的這個模板,其它諸侯都還隻是抄襲戰國六國的舊作業,這套作業當初就沒比得過始皇帝寫的那套,新換上來的這批諸侯,又遠遠不及他們的先祖,那怎麼能比得上劉邦手裡這本?
項羽所信重的亞父範增,活到七十歲,還隻是個“名士”,戰爭起時,給人出主意混到了軍隊中,靠著文化水平獲得了高位,最著名的計策也不過是在鴻門宴弄死來參加宴會的沛公,這都是什麼土匪思維。在治理地方上,亞父範增又真能有什麼經驗和能力?
如果說陳勝吳廣是泥腳杆的烏合之眾,項羽分封的諸國,也不過是有過顯赫家世的烏合之眾,能有多大區彆?
在烏合之眾的殼子下,當然還是有細微的差彆。項羽是兵學世家,彆管小時候是不是認真學習過,三板斧的套路麵對天下更多的草台班子仍然有效,哪怕劉邦有蕭何的後勤支持、有韓信的戰略規劃、有張良陳平這樣的謀士在身邊查缺補漏,項羽的軍隊威壓,仍然讓劉邦一時之間抬不起頭來。
劉邦總覺得自己手中的兵不夠用。
這是後遺症。在彭城被項羽追著滿街跑,給追怕了。手邊沒有充足的兵力,晚上就睡不著覺,白天就不太敢到太陽地兒裡站著,隻有更多的兵馬在手邊,才有一點安全感。
但是哪兒來的那麼多兵啊,蕭何已經儘發漢中老幼上陣了,二十多萬人口的漢中,也實在是榨不出什麼油來。關中人口倒是多,但關中大災,流民逃散兵員質量也實在不怎麼高。
聽說韓信在趙國打了大勝仗,三萬人把二十萬人包了餃子,劉邦難得有了笑模樣,安排好滎陽防務,就帶著忠心耿耿的老司機夏侯嬰,從成皋渡河,悄悄到了韓信軍營附近。天剛蒙蒙亮,劉邦就拿出準備好的漢王使節的旗幟,縱車衝入軍營。
這麼早,大將軍韓信和張耳還在帳中酣睡,劉邦一手舉著旗子直入大帳,先找到大將軍的將印,用將印和令旗召集營中將校升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信罵罵咧咧邊穿衣服邊往大帳裡走,看誰有那麼大膽子假傳將令擅自升帳,闖進帳中看到的確是劉邦坐在大案之後,韓信張耳都是大驚。
“狗日的韓信,打了兩場勝仗就這麼大意嗎?有賊闖進來把你大印偷走了!”劉邦捏著將印大笑。韓信張耳也隻好跟著賠笑。
“弄了多少戰利品?捉了多少俘虜?”
“不多不多……”韓信賠笑。
“到底有多少,趕快把繳獲的賬冊拿出來讓朕瞧瞧!”劉邦岔開腿,拉鬆了領口,露出毛烘烘的胸口。臉上還帶著一如既往的邪笑。
軍中長史便拿出賬冊來給漢王看,韓信張耳邀功一樣站立在下首,等著漢王誇獎。
“不錯,收獲頗豐啊!該賞你們什麼呢?”劉邦邊翻賬冊邊笑。將軍賞功,軍中自有慣例,張耳已經被推舉為趙王,韓信論功怎麼也該封個侯、如滕公夏侯嬰一樣得個差不多的實缺另一份俸祿,這都在意料之中,韓信也不應答,就隻憨笑。
劉邦從懷裡摸出一個四四方方的金印,扔給韓信:“破魏滅代趙,你功勞太大,這大將軍職位你還做著,兼任個大漢相國吧!張耳就正式擔任了趙王,替朕治理好這趙國吧!”說著把一方趙國王的印信也發了出去。
韓信張耳得了兩方印章,正喜不自勝的時候,劉邦慢悠悠的說:“韓信呐,你帶兵的能力天下無雙,幾萬人就能戰勝二十萬趙軍,朕是佩服的,你這麼能,還要那麼多俘虜乾什麼?這樣,你本部留下幾萬軍隊,把剩下的挑好的,都給我送到滎陽來吧。”笑嘻嘻的邊說邊把玩著韓信的那方大將軍印。
兩方也不知道值多少錢的金印,輕輕鬆鬆換了二十萬經曆戰陣的老兵,劉邦和夏侯嬰駕車渡河的時候,笑的彆提多開心了。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