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和做題從來不一樣,沒有絕對的對錯,更沒有標準答案。
衡量軍事行動的標準,從來都隻有結果。
兩位幕僚在之前已經說清了漢王對戰場憂慮的來源,張良造訪證實了幕僚的看法,韓信就隻能對漢王的期盼有所回應。眼前陳兵不動,確實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有什麼小心思,說自己養寇自重還是最輕的,設身處地在漢王那個位置,懷疑自己和項羽之間有什麼貓膩,也很正常。
一瞬之間的心思轉變,就決定了無數人的生死命運。
“成信侯,如果要戰,我們的戰法應該是這樣……”韓信引張良站在地圖前,陳說戰場情況、軍隊布局。交戰的規劃。
“421呼叫101,成信侯張良夜訪齊王。”此刻,距離齊王軍帳不遠的某處營帳內,一盞煤油燈下,一個年輕人按動電鍵,一條消息就在夜幕中傳出,這條信息發送的目標是呼號為101的蒙恬,但是由於張村還沒有設置密碼和特定的通訊頻率,實際上現在的所有電報都是在同一個頻率明碼發報,所以雖然是點對點呼叫,實際上卻是所有在線的人都接到了這條消息。
就算是遠在趙國的商行,這一刻也知道張良夜訪韓信了。
“101收到,成信侯張良夜訪齊王。”來自張村的回信就這樣到了。這條回信是確認呼號為421的發報員發報信息的。通過原封不動回複這條信息,確認收報人得到的信息無誤。
而編碼為101的蒙恬,此刻並沒有睡下,而是在燈下看著戰場地圖。用尺子測量每一支隊伍之間的距離。對身旁的兵學係弟子讚歎:“韓信這個五軍陣安排的很好,縱深有、厚度有,左右呼應也有。而且距離恰到好處,前軍前進和後退,都有足夠的空間。不至於因為後軍跟進打亂了腳步。”
學生們在小本本上記錄著蒙恬的講話,兵學係難得有這樣實時觀摩大戰的機會。雖然是通過電報係統來得知戰場勢態,但這是韓信和項羽兩位不世出的名將的對決,哪怕隻是靠想象出來的地圖來複盤,都已經是難得的經驗,何況現在在楚漢對峙的地區,已經有無數個商隊進入,為每一支部隊提供必要的補給供應,也實時傳回戰場的信息。雖然電報係統不能傳輸地圖,但是可以用文字描述、經緯度測量來傳送各個部隊之間的位置關係,在張村這個兵學係研究室裡,可以實時標記每個部隊之間的關係。
“其實韓信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兵不動。商隊傳回來的消息,說楚軍糧道已經全斷了,目前軍中存糧最多兩三日,而韓信和劉邦的部隊依靠齊地和河南地的糧倉,幾乎可以無休無止的跟項羽耗下去。餓也餓死項羽了。這個時候張良夜訪韓信,也許是代表劉邦和韓信商議合圍困死項羽的戰略吧?”蒙恬絮絮叨叨。
“不過即便大戰略是按兵不動,耗死項羽,韓信當前的五軍陣也非常有講究。前軍中軍後軍的距離,確保了彼此呼應的同時,還不會互相乾擾。這樣即便正麵交戰,五軍之間也有足夠的空間施展。如果韓信換其它策略,比如準備開始決戰,那麼五軍分彆進入戰場,部隊之間不會出現混亂……”
“如果正麵交戰,交戰的方式是什麼樣呢?”有學生提問。
“這就很難說。項羽也有十萬大軍。在這樣平原上,50萬對10萬人的戰役從來就很少見,而且對戰的是項羽,又不能用一般的將軍來想象,和項羽正麵陣列作戰,就要準備付出更大的代價。楚軍已經進入絕地了,你們也記得巨鹿城下楚軍在絕地反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人是會比平常爆發出更大的力量的,這種操作項羽不陌生。韓信雖然也用過背水一戰的戰法,但是眼下平原作戰後麵又有後軍,士兵的抵抗士氣反倒沒那麼強,迎麵作戰……傷亡就會大一些,甚至戰場可能會出現混亂……”說到後來,蒙恬甚至已經開始自言自語了。
“或者是這樣,韓信的前軍分一支部隊正麵迎敵,但實際上卻是佯攻,這樣吸引項羽交戰,然後韓信佯作後退。項羽軍隊看到正麵敵人後退就前突衝擊,這個時候韓信的左右兩翼側麵包抄,退後的韓信所部穩住陣線,加上後麵的援軍補上戰線,這就讓項羽所部三麵受敵……但這就需要對部隊非常精細的指揮。佯攻誘敵的部隊要操作非常準確,後退要退的很穩,不然變成真的潰逃,前軍後軍踩踏,那就是一場災難了!”
此刻,韓信也正在自己的營帳裡,為張良演說了自己計劃的正麵迎敵的方法。然後對張良說:“十萬大軍級彆的正麵作戰,指揮起來非常困難,前軍一點點進退,如果後軍不能準確理解,就可能成為一場災難。要是前軍後退,後軍看到旗幟動搖,這個時候有人喊一聲‘敗了’,那就兵敗如山倒,哪怕敵軍人少,戰場上也會出現一麵倒的崩潰……”
張良點點頭,這個規模的作戰,自胡亥時期就幾乎沒有過。巨鹿之戰秦軍四十萬也占據絕對數量優勢,楚軍六萬卻能破秦,戰場上倒也不是說誰的人數多誰就能獲勝的。如果說巨鹿之戰秦軍糧秣匱乏,但是楚軍也不見得有什麼糧食,還勞師遠征進入戰場,隻帶了兩三日的軍糧就衝上戰場。真實,和項羽作戰,誰能保證自己人多就能贏呢?漢王當初攻占了彭城,56萬大軍對項羽三萬,不也被殺的人頭滾滾?
所以這次在垓下陳兵,從頭到尾都是韓信在部署這個五軍陣,自己的三十萬軍隊放在最前麵,把漢王放在自己身後。這個布置沒有一個人出來反對,誰也沒有把握麵對項羽親自帶領的十萬大軍。哪怕是漢王,對韓信按兵不動這麼那麼不滿意,也隻是派自己前來看看,卻並不要求自己一定說服韓信。
都怕了項羽。
韓信卻把前鋒軍隊進退的方法、左右軍的包抄,分說的清清楚楚,對後軍的要求就隻是,要知悉前軍的作戰意圖,看到旗幟混亂不要盲目行動,一切聽從前軍發出的明確將令。
指揮五十萬大軍,還得是韓信。隻有韓信……
燭光燈影下,韓信手的影子在地圖上一處一處的掠過,好像戰爭已經開始。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