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仲始終究還是被長安所震撼。
寬闊的護城河、巍峨的城牆、巨大寬闊的城門。趙仲始不敢想象在沒有巨象的幫助下,是如何建造這樣巨大的城池的。
北方的城市都乾燥,長安城沒有番禺那般綠樹成蔭,天空漂浮著煙塵,人的衣服也很容易變臟。長安的居民不像番禺那樣總是洋溢著快樂,很多人似乎都心事重重,路上的人經常板著臉,好像是誰欠了他的債一樣。三三兩兩的士兵持戈站在街頭,警戒一樣看著路過的行人。
長安人好多!趙仲始第一次在一座城市中看到這麼多人。這怕不是有番禺的十倍那麼多?這麼多人居住在一座城裡,他們不會擁擠嗎?
長安城的空氣乾燥、嚴肅。和南國的番禺大不相同啊!
這座城裡的衙門也多,接待來自各地官員和外邦使者的典客,就是一個特彆龐大的機構,上麵還有三公九卿和無數各部門的官員。衙門的房舍鱗次櫛比,一個帝國原來需要這麼多衙門和官員嗎?
而皇宮所在……皇宮更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落,高大的宮殿,開闊伸展出去的屋簷,據說皇帝就在那個宮殿裡生活好處理政務,在高高的台階上憑欄俯瞰這個世界。
父王曾經說過,始皇帝在宮殿外的欄杆旁注視著這個世界,哪怕輕輕咳一聲,整個世界都能聽到,皇帝如果皺一皺眉頭,整個世界都會恐懼。
現在的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父親給自己的使命,除了去修葺拜祭祖宗的墳墓,就是來長安親眼看一看皇帝,把自己的印象帶回去,告訴父皇,這個新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趙仲始在典客的安排下,在館驛住下,等待謁見皇帝的時間。
趙仲始並不是一個非常有才乾的年輕人,但是畢竟趙佗耳提麵命,在番禺又身負番禺城城防和稅收的職責,對城市和經濟算是熟悉,在等候皇帝召見的這段時光,也經常流連於長安的街市,對長安的物產、經濟、風俗倒是多了很多了解。
然而皇帝並沒有召見趙仲始的意思。
皇帝要忙的事情很多。倒也不是在宮裡生孩子和給宮女畫眉毛之類的,是來自各地的文件太多,現在朝廷有自己的電報局,來自各地的消息事無巨細,信息量比始皇帝時期還要多上好多倍,這些信息的分析和處理,消耗了更大的精力。
在未央宮和丞相府之間,扶蘇還新設了一排小房子,從政法係調了一批自己的弟子,專門進行來自各地的電文的歸檔和分析,算是皇帝自己的數據分析機構。這個機構的名字很曖昧,叫做未央宮電訊處。看起來是一個不起眼的秘書班子,這個班子隻對皇帝本人負責、信息也並不與丞相府溝通。
蕭何對這個部門很不以為然,認為是皇帝跳過丞相府,搜集太多來自各地的信息情報,這有架空丞相權力的嫌疑。
張蒼其實也這麼認為的。
在前朝的時候,各地的公文送到鹹陽以後,是直接送到禦史府,禦史府的工作人員進行分類,柱下史對文件的輕重緩急進行判斷,提出處置意見後轉給丞相府,丞相對文件進行分揀批閱後,呈送皇帝,皇帝對丞相的處置過目,然後批閱執行。
丞相才是管理天下的核心辦事機構。皇帝的審核,相當於是對丞相處置的一個檢查和背書——重要的事情皇帝不能不了解,丞相的處置就已經代表朝廷的意誌,皇帝的簽字隻不過賦予這個處置一個最終的合法性。
但是扶蘇的這個小秘書班子,正在直接接收來自帝國神經末梢的信息,並且正在建立一個數據庫,皇帝通過這個數據庫,能夠對帝國的運轉有更細致的了解。皇帝的這些了解繞過了丞相府,當丞相再遞交文件的時候,皇帝不再是隻依靠丞相對帝國運轉進行了解,甚至可以透過這個數據庫,皇帝能獨自進行判斷,對丞相的處置進行修正。
這體現了對帝國行政係統的不信任。
可是新皇帝有義務相信帝國的行政係統嗎?
扶蘇本身就是帝國行政係統的受害者。趙高李斯兩個人就能整出一份聖旨,送到上郡,直接宣布賜死扶蘇。
這個事件證明了,帝國行政係統是很容易繞過皇帝本人,去推動一些皇帝本人也不讚同的事件的。更揭示了,帝國行政係統本身就存在著對皇帝本人隱瞞信息的能力和意圖的。
經曆了秦末的動蕩,皇帝當然有理由不相信行政係統。當然希望自己能抓住一部分力量,能夠繞過丞相禦史府這個體係,了解帝國真實的情況。
不隻是皇帝在做這樣的事情,計相趙杏兒實際上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計相府下麵有一個“經濟信息統計處”,也有一套電報係統。這個係統的末端是帝國各個縣的縣丞,縣丞每日要上報錢庫、糧庫、物資庫的各項數據和重要的調動使用信息。所有數據變化也建立起一個超級詳細的大賬。可以說,趙杏兒對各個縣的庫存情況、日常用度、人口變化、應收稅款和災害情況的了解,也已經超出丞相府。
雖然看不出趙杏兒有插手帝國行政事務的動作,但是做過多年柱下史的張蒼深知,誰掌握了數據,誰就能掌握帝國的運作,眼下禦史府的柱下史,除了對往來文件有所了解之外,說能力、說對帝國的把握,可是遠遠不如。
有感於陳勝吳廣起事,各地縣令郡守先後追隨,從體製內給帝國沉重的一擊,張村的核心層早就有共識——帝國的官吏對帝國並不忠誠,需要一種教育、一種訓練,來提升占領區對皇帝和朝廷的認同,需要提升地方官員對朝廷的忠誠和依賴。這件事的推動也隻能由扶蘇來進行。
扶蘇正在指使叔孫通進行一個“皇帝崇拜”的工程建設,要通過童謠、故事、口訣、行為考驗等等,強化全天下的百姓——尤其是齊楚之地的占領區的百姓對皇帝扶蘇的崇拜。要讓各地的百姓知道,皇帝是一個心懷百姓,猶如百姓父母的偉大的君王,世間的任何不公,如果你告訴皇帝,皇帝都會傾聽,並且為你主持公道。
張蒼覺得叔孫通這個人很臟,叔孫通現在在乾的活很臟。但是張蒼卻沒辦法去反對和指控。
搜集情報、教化天下,皇帝在忙這麼重要的事情,哪裡有閒工夫去接見南方不臣之地的百越的一個軍閥的大兒子?
趙仲始就這樣被晾在了館驛。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