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大郎不好意思地繼續說道:“家母讓咱們兄弟跟兩位掌櫃打聽下,鎮上學堂的事情。”
“學堂?”淩天好奇,“家裡有人要讀書了嗎?”
“嗯,”紫大郎答道,“家中幼弟還有小一輩的孩子們要讀書。”
“哈哈哈,”淩三笑得合不攏嘴,“那你可就舍近求遠咯。”
說完,還暗示性地對著紫大郎擠眉弄眼,朝淩天那邊努努嘴。
求我家少爺啊!
紫大郎彆看平日裡總是憨憨的,但其實聰明著呢。
他對淩三的暗示,秒懂。
“縣令大人,”紫大郎也不拐彎抹角,拱手直接問道,“能否給草民推薦一個學堂。”
“家母說,不求功利,隻求做人、明事理。”
“不求功利,隻求做人、明事理”。
淩天仿佛又看到顧辭那張莫名熟悉的臉。
“家裡之前有人讀過書嗎?”淩天問道。
“家中幼弟自小讀書,”紫大郎猶豫片刻接著說道,“隻是去年大旱糧稅欠繳,再加上服徭役,家中僅有的銀錢都做了抵頂。”
所以,紫五郎隻能是休學在家。
“嗯,他原來在哪個學堂?”
“北文學堂,”紫大郎實誠地回答,“但是不知為何,家母不想讓幼弟再去北文學堂。”
“北元書院?”淩二提出建議。
紫大郎眼睛一亮,轉瞬就黯淡下去。
北元書院,是北元鎮最好的書院。
有舉人老爺坐館授學,先生最低也是秀才出身。
但是,但凡能進北元書院讀書的,要麼官家子弟,要麼有錢人家子弟。
像他們這樣一窮二白的老百姓,就算是有了縣令大人的引薦,進去了,也是炮灰被欺負的命。
淩天一直在盯著紫大郎,他神色的變化,都儘收眼底。
“大人,”紫大郎開口道,“草民覺得北元書院不妥。”
“為何?”淩二不解,直接問出口。
北元書院可不是想進就能進的。
淩天、淩三也是一副側耳聆聽的模樣。
“北元書院當然好,”紫大郎慢慢說道,“但是,不適合我們紫家。”
淩天滿意地頷首。
能看清現實,不好高騖遠。
不錯!
泥娃娃的家人,著實不錯。
“那就北暉學堂。”淩天直接拍板。
北暉學堂的山長,曾經是他父親的得意門生,也算是他的師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