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試驗過了,八斤鮮果子能做成一斤果脯或者蜜餞。
他們楊家村最好的時候,果子能賣到五文錢一斤。
八斤鮮果子,就是四十文錢。
現在八斤鮮果子做成的一斤果脯,竟然要賣到一百文錢?
不光是楊天咬到了舌頭,她們都想咬上一口。
其實,她們還沒有估算糖的價錢。
“那這些個瓶瓶罐罐呢?”楊桂花的母親楊於氏急切地問道。
“瓶裝的,一斤裝的一百二十文錢,兩斤裝的兩百一十文錢,五斤裝的五百文錢。”
隨著楊盼盼的報價,眾人都麻木了。
“小姑子還說,今年是第一年,咱們搶占了先機,價格會高一些,往後多了,自然就賣不上這個價了。”
楊盼盼沒說的是,這些包裝用的袋子和這麼好看的瓶瓶罐罐,是彆人所沒有的。
隻有他家小姑子才會有。
“這些,是小姑子讓我帶回來的白糖。”
大家看著這一地的東西,聽著楊盼盼不停地“小姑子說”,她們都是一臉得感激又複雜。
“這樣下去可不行,”楊桂花說道,“咱們可不能總是占寶兒丫頭的便宜。”
“對,”楊大妹也附和自家婆婆,“阿娘說得對,寶兒已經是無償教給咱們方法了,這本身就是占了大便宜。”
“現在又給咱們聯係到了買家,這就是天大的恩情。”
楊盼盼沒說話。
這些話不能出自她的口,但是,既然有人提出來了,她也會替小姑子受著。
“這樣的,”楊鐵寶說道,“大家商量商量,賣到的銀錢,分一部分給寶兒妹妹。”
楊鐵寶也在為紫寶兒爭取利益。
“對,應該給寶兒姑姑銀錢。”楊光宗和楊耀祖從外麵跑瘋回來,也是支持楊鐵寶的主張。
遠在梧桐村的紫寶兒,自打楊盼盼和紫大郎走後,她就開始不停地打噴嚏。
一個接一個。
“怎麼了,寶兒?”嚇得顧辭趕緊把她抱到了火炕上。
沒錯,他們吃完暖房宴之後,已經是舉家搬遷過來了。
“三成,”楊桂花堅定地說道,“你們看怎麼樣?”
“我讚成。”楊大妹說道。
楊於氏和楊天互看了一眼,說道:“我們沒意見。”
眾人很快就達成了合意,各家所得純利潤的三成,給到紫寶兒。
兩家加起來就有六成之多了。
“不用那麼多,”一直沒說話的紫大郎開口說道,“如果你們真的過意不去,就一成,扣掉成本的一成就足已。”
他的妹妹,他知道,會賺錢,但是卻把銀錢看得很淡。
要不然,妹妹也不會把這麼好的點子告訴她們。
“一成?”楊鐵寶不高興了,“大姐夫,一成太少了。”
單單就那些糖,也遠遠不止這個錢!
“一成就一成吧,”楊盼盼最後說道,“你們好好做,保質保量,不缺斤少兩,也不枉我家小姑子聯係的那老多高門大戶。”
“大堂姐,你就放心吧,”楊大妹的弟妹陳雨說道,“我們一定會保質保量,重量也會隻多不少。”
“你們一定要好好做啊,”楊大妹也叮囑道,“寶兒找的買家,都是大戶人家,還有京都來的貴人呢。”
“大妹,你也放心,有祖母在這兒坐鎮呢。”
她們商量的當口,楊鐵柱回來了,一身的衣服都快被割成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