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耀看了看充當侍者的四個孩子,點了點頭。
“都準備妥當了,那咱們就直接開始抓鬮啦。”
彆說,他也挺激動的。
“咱們梧桐村原本共計八十五戶人家,現在趙佑洋、趙木墩、趙江元分家之後,有八十八戶。”
“扣除掉那三戶人品不佳的人家,餘下八十五戶。”
“這四個托盤,每個上麵有二十來個紙團,每個紙團上有一個數字,代表吃席的次序。”
“村長,俺不識字咋辦?”一村民憨憨地撓著腦袋,插科打諢著。
“去去去,你故意的是不?這個問題在咱們村根本就不算事兒。”
還沒等趙光耀回答,趙錢拍著他的肩膀道:“你隨便提溜一個出來,都是未來的秀才老爺呐。”
認識個數字,那還不是小兒科!
眾人皆知,隻怕趙錢說的還是過於保守。
這些個孩子,遠不止是未來的秀才,指定會有舉人,甚至進士及第。
想到這裡,眾人笑得更開心了。
孩子們爬得越高,他們的日子就會越好。
“廢話不多說,開始吧。”
站在第一排的四個人眼珠子盯著托盤上的一個個紙團,就是沒動手。
“我先來。”
趙佑洋看大家都不動,搓著雙手,上前一步,擼起袖子,活像要上戰場似的,一臉悲壯。
他伸出手,手指在紙團之間遊移,戳戳這個,碰碰那個的,嘴裡還念念有詞:“就它了。”
趙佑洋隨便抓起一個。
“快看看,第幾個?”
趙佑洋緊張得手都有些哆嗦。
不是他在乎第幾個,而是第一次抓鬮,他太興奮。
“都彆吵吵,”趙光耀維持秩序,“趕緊抓,第幾個最後再說。”
“抓完鬮還有彆的事忙活。”
“對,咱都去紫家幫忙,可沒臉啥都不乾坐等吃席的。”
趙光耀這麼一說,抓鬮的速度立馬快起來。
很快,八十五戶代表,每個人手裡都握著一個紙團。
侯雯濤也代表紫家摸了一個。
“打開看看自己多少,不認識的就讓旁人幫著看看。”
“天呐,俺是第二,”一個漢子驚喜地叫嚷著,向四周看了看,“誰第一?”
沒人吱聲。
趙庭、趙立智幾人對視一眼,笑了笑。
他們也不用看,反正最後一波就行了。
“行了,行了,”趙光耀看著鬨騰騰的場麵,擺著大手,“到時候,我會提前招呼大家,彆忘了自帶碗筷。”
自帶碗筷,也是大家夥兒共同商量決定的。
紫家沒那麼多的碗筷,如果借用,大家自然沒有意見。
但是,保不準各家的混在一起,會分不清誰是誰的。
而且吃完之後,大量的碗筷需要刷洗,工作量又太大。
這樣分散開來,自備碗筷,雙方共贏,省事又方便。
“都回吧,去紫家看看,搭把手。”
“咱們村可容不下那些個吃閒飯的。”
“知道了,村長叔,您就放寬心吧!”
“桐度,你安排人手輪流到村口值守,縣令大人來了,立刻稟報。”
“知道了,阿爹。”
眾人從趙光耀家離開,有往紫家跑的,有到村口值守的。
女人們早就去了紫家,洗菜、配菜,和麵、擀餃子皮,打下手,紫家已經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