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媽媽每次覺得虧欠她時,就會用這樣的語氣,這樣的方式稱呼她。
不是係統修補bug,出現了問題就好。
不用聽媽媽繼續說下去,薑明月已經知道媽媽接下來要說的是什麼了。
隻能是她和爸爸離婚這件事。
見媽媽還在猶豫。
應該是組織措辭,想要怎麼和她說,才能不傷害她。
薑明月平靜的,把餐桌上的碗筷,拿到洗碗池裡。
自然的戴上橡膠手套,在水池內放入適量的溫水,擠兩泵洗潔精。
手上的活沒停。
“媽媽,是想和我說,你和爸爸已經離婚的事嗎?”
蘭心雅見女兒情緒穩定的,有些過於平靜了。
她不僅沒有放心,反而更加擔憂了一些。
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敏感的階段,她就是做教育這一行的。
清楚的知道,這種關鍵的時候,一個不小心處理不好,真的會出大事。
孩子學習成績變差都是其次,她最擔心孩子因此抑鬱。
蘭心雅有個同事的孩子就是因為父母離異,鬨得很凶,完全沒有顧忌孩子的情緒,最後被確診抑鬱症,可苦了孩子。
從學校被迫輟學,在家裡一直吃藥,不敢出門,抑鬱寡歡,不愛說話。
聽同事說,雖然他們用過很多治療方法,但總是時好時壞,沒有完全好起來,有次同事的女兒竟然,和她說她不想活了。
當時蘭心雅聽到這話,當下就嚇出了一身冷汗。光是想想就令她害怕!如果她的月月也出現這種情況,她這做母親的也不想活了。
蘭心雅記得同事說,那段時間她女兒一直鬱鬱寡歡,沉默寡言,有時喜歡一個人靜靜的發呆,和之前開朗活潑的模樣完全不一樣。
她看著默默洗碗,安靜的等著她下文。
不吵也不鬨,平靜的說著父母離婚這件事的女兒。
立馬就想到了,同事之前說的話。
她的月月不會也……
不,不會的。
蘭心雅強行打斷自己的胡思亂想。
明月之前,對她和她爸離婚這件事,就接受良好。
之前她和明月聊這件事的時候,她反而反過來開導自己。
怎麼想都不像同事女兒的症狀。
她不能自己瞎想,嚇自己。
“對,媽……,媽媽和你爸爸,今天去民政局簽署了離婚協議。”
“那我是跟著媽媽的,對嗎?”
“對,你跟著媽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