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年舉辦選秀節目,和原先比起來差了2年的時間。
2年對一個人的改變,說大也大,說小也不小。
這個年紀的傅以漸,會再現上輩子的輝煌嗎?
再次成為,全網承認的唯一pd,就算是不混內娛的路人,隻要聽到pd兩個字,第一反應就算想到傅以漸,傅pd。
薑明月仔細回想了下,大學室友看選秀節目,粉上傅以漸的原因,還有傅以漸通過選秀節目得到全網,對他專業認可的因素,都和他本人的品性,南寒的練習生經曆有關。
如果是這樣的話,差這兩年,好像也沒啥影響。
最終,她還是在傅以漸的名字下方打了鉤。
敲定人選。
薑明月絲毫沒有擔憂,明澍會不用傅以漸。
有《漱瀾傳》和月球app這兩個她一意孤行要做,都大獲成功的先例在。
自家舉辦的選秀節目,欽定一個綜藝節目的pd而已。
薑明月不相信,他們會駁自己的麵子。
確定完最關鍵的一點,回顧過周行之和傅以漸的事業發展,薑明月腦中的思緒也越來越清晰。
偶像養成類綜藝選秀節目是以唱歌、舞蹈和表演等,為呈現內容,以舞台演繹為表現形式,以比賽為競爭手段,以明星打造為目的,以練習生製度為培養模式,選拔、培養全能藝人,並記錄、展示其過程的節目類型口。
節目選拔召集一定數量的優質少男少女們成為偶像練習生,練習生們在明星導師團隊的指導下,經過十幾期節目的訓練展示,表現個人特質與才藝本領,觀眾作為其成長的見證者對練習生們進行投票,投票數決定著練習生們在舞台上的去留,由此確定最終勝出的出道練習生人員。
節目的大框架定下。
她繼續梳理支撐節目爆火的骨架。
“才藝選秀”+“真人秀”模式。
傳統的才藝選秀節目,是通過才藝競演不斷淘汰選手的方式
推進比賽進程,節目形式單一,節目內容局限於歌舞的競演。
例如,橘子台從04年起,舉辦的如火如荼,大筆資金砸下去,熱度卻始終不如最初一,二期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
同質化節目紮堆出現後,使得此類節目觀賞性不足,與節目意義欠缺的弊病難以遮掩,大量觀眾流失。
他們要做的選秀不一樣。
偶像養成類綜藝選秀節目,采用的是“才藝選秀”+“真人秀”模式,展現的是練習生的整個養成過程。
與傳統的才藝選秀節目以歌舞競演為節目全部內容不同,偶像養成類綜藝選秀節目不僅有著精彩紛呈的舞台表演,同時還展現了練習生們的養成全過程。
這一過程在上輩子她看過的選秀節目中就包含練習生們的排練及創作過程、宿舍生活、深夜食堂、戰隊告捷慶功宴、寢室文化節、體能課、考前輔導課、“你不知道的我”個人展示、女團創始人粉絲見麵會等內容。
富有戲劇衝突的排練及生活場景能夠增強節目的觀賞性,同時有意識地呈現練習生們除舞台歌舞競演以外更多的個人特質,使練習生人物形象真實可感,更能貼近觀眾了解練習生的需求。
大大增加了粉絲和偶像之間的距離,使得偶像更親民的同時,也滿足了路人網友和粉絲對藝人生活的窺視欲。
秀人也增加了自己的曝光率,向粉絲展現自己不同的一麵,和舞台上或酷炫,或高冷,或可愛的他們,形成對比,反差萌不論何時不論何地,都是吸粉利器。
能全方位看見他們,就會想貪心的要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