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圖原本準備好的搭訕台詞全堵在喉嚨裡,臉上表情精彩得像打翻的調色盤——震驚、恐懼、難以置信,最後竟憋出一句結結巴巴的:
“你、你吃骨頭……都不吐渣的嗎?!”
話音未落,令瑤已經旋風般掃過盤子,連粘在紙上的最後一點油星都舔得乾乾淨淨。
看到徐圖震驚的表情,令瑤才想起自己,要是想要繼續在郭朗,身邊生活,保護他。
就要努力偽裝成一個正常人,思索一圈後,令瑤翻出一幕,可以作為應對,無意中看到的,記憶裡的畫麵。
學著記憶裡的人,朝他露出一個自以為無辜,實則傻兮兮的笑,照葫蘆畫瓢的說道:
“啊,忘了跟你說,我小時候學過‘雞骨拆解術’,吃骨頭能補鈣哦!”
電影正片,這裡就會對應的插入一段令瑤的回憶,形成對比。
是一段讓觀眾樂出聲的小包袱。
劇本前期設置了很多這樣的,機器人模仿人類,模仿得不倫不類的情節,作為包袱逗觀眾笑。
編劇設計的都很巧妙,薑明月看劇本的時候,也會不自覺的會心一笑。
且,都不是那種為了讓觀眾笑,而故意設計的尷尬笑點。
這也是薑明月確定,《我的機器人女友》票房一定會大賣的原因之一。
有深刻意義,主題高大上的電影,固然很好,容易拿獎,有深度,容易影史留名。
但絕大數觀眾,選擇花錢,花時間離開家,來到電影院買一張電影票,目的是為了讓自己開心。
人生已經夠苦了,日常生活中他們聽了夠多,教他們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和那些不得不聽的屁話。
他們來電影院就是來放鬆的,不想苦大仇深,隻是想爽一下,開心的大笑幾回。
很多觀眾的要求就這麼簡單,當然要是劇情巧妙,有意思,出其不意,那就更好了。
《我的機器人女友》恰好符合,絕大多數路人的觀影需求。
“好!停!”
戴笠坐在監視器前,拍案而起,笑聲震得監視器都抖三抖:
“哈哈哈哈停!絕了絕了!”
他大步衝到片場,帶頭鼓掌,手掌拍得震天響,興奮得像個發現新大陸的孩子:
“天才!天才!這哪裡是吃炸雞,這是行為藝術啊!”
薑明月……
她很想吐槽。
戴哥你要不要聽聽自己的用詞,不看表情,不聽語氣,我會懷疑你在罵我!
“令瑤這吃法誰看了不得說一句不是人——最快吃雞速度、最凶悍啃骨技巧、最離譜的骨頭再利用!
徐圖那副被嚇成表情包的樣子也完美到位,連瞳孔地震的細節都抓到了!這畫麵要是放出去,觀眾絕對笑到打鳴!你們倆簡直是喜劇天才!”
戴笠有一個習慣,拍到滿意的戲,他會帶頭鼓掌,並且給予演員,充足的情緒價值。
嘴跟抹了蜜似的,能輕易把演員哄得飄飄然。
薑明月覺得,自己和戴哥很搭,一個喜歡誇人,一個喜歡被誇。
可不是很搭。
已經開拍了一段時間,薑明月已經適應了戴笠鼓勵大法,甚至會期待,每次戴哥喊咖後,帶著大家一起鼓掌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