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瘋了二合一)
第403章瘋了二合一)
成都錦華萬達影城。
做為影院經理,韓成澤的日常工作,便是根據電影的受歡迎程度、放映時間、影廳的座位數,以及影院的經營策略等多種因素,為每部電影精心安排放映時間和場次。
這項工作不僅複雜,而且需要細致入微地考慮各種突發情況,因為市場的變化,影迷的喜好,總是讓人捉摸不定。
好比現下影廳內的狀況,便超出了他的預料。
韓成澤望著坐得滿滿當當的放映大廳,想起門口還堵著不少進不來的粉絲,陷入短暫沉默。
自十月國慶結束後,電影市場已經低迷了接近五周,十一月更是慘不忍睹。
首周票房總和,隻有可憐的7800萬,僅次於六月世界杯開始那周的7500萬,跌入年度第二冰點。
大夥的日子都不好過,好在十一月中旬,有兩部進口大片入場。
分彆是《生化危機4》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韓成澤與大部分同行想法一致,早就計劃好依靠這兩部電影回血,完成月度業績目標。
至於其他國產片,態度就是四個字,無所吊謂。
隻是今天影廳內《失戀三十三天》超高的入座率,實打實的的數據,讓他心生猶豫。
還沒正式上映呢,一個簡簡單單的路演見麵會,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至於來的人會不會是片方提前安排好的托,他入行多年,形形色色的觀眾見過不少,這點眼力勁還是有的,不說全部,底下80都是真實粉絲。
而且誰家大傻子找托全找女生?
如此場景,韓成澤不由捫心自問,《失戀三十三天》到底行不行?等正式公映那天,要不要適當增加排片?
這部戲由中影負責發行,原本談好的排片率,在15左右,中規中矩。
他承認電影宣傳做得很好,反傳統的宣傳模式,從社交媒體入手,另辟蹊徑。
劇照、海報、預告片、相關視頻,幾乎所有的物料都通過社交媒體流出,直接與目標觀眾群交流、互動。
讓許多網友爭相自發為影片宣傳。
炒得可謂沸沸揚揚,但業內看好的並不算多。
陸遠很紅,紅到發紫,上到六旬老太,下到初中學生,不少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
但再怎麼紅,他的基本盤在小銀幕,從沒有在大熒幕證明過自己。
觀眾緣廣,國民度高,有什麼用?
關鍵看能不能帶來轉化,粉絲願不願意真金白銀的支持。
這點誰也說不清楚。
不僅如此,《失戀三十三天》還是一部小成本愛情片,既沒有大特效,也不像《人在囧途》那樣能讓人樂到捧腹。
電影院開門做生意,不是搞慈善,賺不到錢,憑什麼給他高排片率。
難不成指望一部國產小成本片,與好萊塢ip大作旗鼓相當?
做夢呢。
所以打最開始,他隻計劃給15的排片試水。
按照常規國產影片對待,如果票房不行,及時止損,立刻撤片。
現在想來,包括自己在內的同行們,對這部影片票房的預估,貌似低了點。
《失戀三十三天》似乎真的有潛力。
大屏幕裡,《失戀》二十分鐘特彆剪輯版放映結束。
大廳內燈光亮起。
在一片歡呼聲中,滕華滔,陸遠,宋嘉,劉施施等依次上台,笑著同粉絲,記者們揮手示意。
“陸遠,陸遠。”
“劉施施,劉施施。”
“宋嘉,宋嘉。”
劉施施注視著那些舉著牌子,熱情爆棚的粉絲們,激動地揮了揮小手。
哎媽呀,本姑娘就是個小配角,被男朋友拉著過來打醬油見世麵而已,居然有影迷特意跑過來支持,瞧瞧給那姑娘激動的,小臉通紅。
天呐,莫非我更適合大銀幕,難不成以後能當影後?
怪不得入行這麼些年都沒紅,原來是路子不對。
劉施施腦子裡浮想翩翩,末了,也不知想起什麼,驕傲的挺起胸脯。
陸遠站在幾人中間,不留痕跡地瞥了她一眼,見其一臉嘚瑟,心裡忍不住嘀咕,找的托而已,不必當真嘛。
後轉念一想,算了,還是不打擊這丫頭,讓她高興高興吧。
是的,那十來位高聲呼喊劉姑娘名字的粉絲,都是陸景和張文伯找的托。
托是必須要準備的,路演環節提前安排托,讓她們背稿子,現場和主創互動,圈內慣例。
雖然路演對票房的加成不大,但路演的入座率,反映了演員和影片的受歡迎程度,是前期院線經理決定排片比例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陸遠盯著歡呼雀躍的粉絲們,回憶起走進電影院時的場景,他覺得自己和滕華滔似乎低估了這部電影。
開拍前,滕華滔大吹特吹,但是他心裡對票房的預期,相對保守,隻五千萬到八千萬。
可女性觀眾真的相當給力,她們不僅在微博日複一日地寫評論,去豆瓣等各大論壇推薦,充當“自來水”。
並且說到做到,真的會買票支持,以至於準備好的托,都有好些沒能擠進大廳。
或許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期,可以再往上抬一抬。
“啪啪啪。”
和影迷們就影片幕後拍攝細節談了十來分鐘,到了采訪環節。
有記者提了個不相關的問題:“陸遠,11月1日,華誼股票解禁後,交易首日,有大股東拋售數百萬股,套現上億資金,引發股民熱議,那個股東是不是你?”
現場驟然安靜片刻,上億資金,多麼讓人激動的數字,不清楚這件事的粉絲們開始向身邊人打聽。
在經曆了一年的紙上風光後,華誼股票於十一月初,正式解封,股東們迎來收獲的季節。
包括陸遠,張紀忠、馮曉剛、黃小明,任瑔等一乾明星股東們終於可以拋售股票套現。
華誼解禁後交易首日,就有神秘大股東拋售數百萬股,之後幾天,儘管再沒有出現大額的拋售套現情形,卻不斷有人“螞蟻搬家”小金額高頻率套現。
誰做了減持,交易所、上市公司和營業部都知道,但不會披露。
因此,媒體紛紛猜測,那位股東到底是何許人也。
而與華誼合約即將到期的陸遠,成為套現離場的最大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