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麵積約200畝,有8個仿古院落、1條仿古商業街,和1個呂家堡子大門箭樓。
很多時期的建築都有,如解放時期,青磚魯南風格的房屋建築,就有100餘間,而且各劇組拍攝影視劇時,留下了不少道具。
在為期三天的劇本圍讀結束之後,《永不磨滅的番號》宣布正式開機。
開機地點選在臥牛山,再去懷柔,最後會轉戰山東,沂蒙影視基地。
今兒陽光甚好,微風不燥。
陸遠早早來到現場,也不嫌臟,找了片土磚坐下,背靠矮牆,揣著手機,等待拜神儀式開始。
“來的挺早啊。”
聽到熟悉的聲音,他抬起頭,陽光刺人,眯了下眼睛。
卻見倪大虹穿著件有些年頭的黑色羽絨服,標誌性的大眼袋,手裡捧著一保溫杯,身邊也沒助理跟著。
他給騰了個位置,道:“我還在想後麵來的會是誰,沒想到是你。”
繼《大明王朝1566》後,這是他和倪大虹的第二次合作。
這人還是老樣子,因為長得實在有點著急,所以時隔5年,麵上也看不出多大變化。
模樣越是滄桑,越抗老,這話不是無稽之談,在這方麵,他就比不過對方。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天賦問題。
在絕大多數人眼裡,演員這個行業就是靠臉吃飯。
顏值,似乎漸漸成為衡量一個演員能否吸引觀眾的唯一標準。
但演藝,終究不隻是臉蛋的較量,它需要兼容並蓄,需要各種形象的呈現,正如戲劇中的“醜角”一樣,不可或缺。
倪大虹就屬於大眾認知裡,輸在起跑線上的那一類,出道數十年,曆經坎坷。
年輕那會兒,報考中戲,家人反對、考官嘲諷。
費儘辛苦考上,入學時,有一個女生看到他,還以為是學校裡燒鍋爐的老大爺,那叫一個畢恭畢敬。
同學們也都戲稱他為,倪大爺。
這無疑給倪大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沉重的傷害。
每每到了排戲,人家帥哥,美女,他要不就是演爸爸、要不就是演爺,要麼就是躺在床上無法動彈的老頭子.
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幾十年,曆經沉澱與磨礪。
直到去年,才通過《新三國》中的司馬懿一角,大放異彩,為觀眾所知。
倪大虹找了塊相對乾淨的土磚,吹去上麵的浮塵,一屁股坐下。
他見陸遠盯著自己一臉沉思,心生好奇:“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陸遠將手機揣進兜裡,感歎:“我在想06年拍攝《大明王朝1566》的時候,你那一跪,我至今還記得,當時就覺得這部戲肯定能火。”
“結果……唉,太可惜了。”
《大明王朝》沒能火爆小銀幕,一直是他心裡的一個疙瘩。
這幾年他沒少重複看這部戲,以如今的眼光,戲本身確實存在不少爭議,如服飾,黑白鏡頭的運用等。
但發人深省的立意,環環相扣的劇情,從主創團隊到演員的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在當今的娛樂圈,不可多見。
倪大虹擰開杯蓋,煙霧嫋嫋,他抿了一口,道:“當時張導的觀念沒轉變過來,他以為電視劇的主力觀眾群還是60後、70後。其實市場早就變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
“《大明王朝》既不輕鬆也不娛樂,沒有虐心的劇情,沒有甜蜜的戀愛,不是年輕偶像劇,也不是武俠仙俠戀愛劇,那些青春期的女孩們,喜歡看中年家庭劇的女性觀眾們,都不愛看。”
“至於大老爺們,日常上班太累、回家隻想休息、一點不想動腦子,也不會特意挑選嚴肅題材放鬆,又流失了一部分觀眾。”
“最後,還剩下多少人?”
倪大虹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道:“說到底,還是這部戲太苦悶,太壓抑,不被市場接納也在情理之中。”
陸遠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忽而好奇道:“欸,你說,要是還有這麼一部戲,這麼一個劇本,邀請你參演,你肯不肯接。”
“當然,不要錢我都樂意。”倪大虹毫不猶豫,轉頭又問:“你呢?”
“我也是。”
“哈哈哈。”
兩人相視而笑。
市場重要嗎,很重要。
影視劇不能忽視市場因素,但也不能完全迎合市場。
因為現在的市場越來越低端,越來越媚俗,越來越狗血。
傳統市場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小,在這個越來越小的市場裡,大家隻剩下迎合,沒有了標準。
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並且不可逆轉,可是新媒體尚不能和傳統媒體抗衡。
大家都處在矛盾中,舊的標準被打碎,新的標準沒有建立,是一個大亂世。
目前很多同行,基本上乾的都是殺雞取卵的活,為了搶奪項目不擇手段。
以為有了大筆的錢,有了資本的加持就可以贏得一切,這是違反規律的。
這個行業和當下許多大乾快上的房地產項目一樣,都是一種透支行為,隻是社會危害沒那麼大,惹不起那麼多民憤。
但回旋鏢總有飛回來的那一天,誰也躲不掉。
像《大明王朝》這類曆史大劇,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本就不該一切都“向錢看齊”。
如果為了迎合市場,掛羊頭賣狗肉,不講曆史隻講愛情,或者一味追求恢弘華麗的大場麵,那才是真正的金玉在外,敗絮其中,精神內核空空如也。
“哎喲,嘶!”
倪大虹笑著笑著,忽然頓住,緊閉雙眼,嘴角直咧咧,弓著腰,繾綣著,右手捂著腹部,臉上汗如雨下。
“怎麼了。”陸遠見狀,連忙站起身,便要去喊醫務人員過來。
倪大虹握住他的胳膊,勉強睜開眼睛,低聲道:“沒事,胃病犯了。”
陸遠鬆了一口氣,還是不放心。
“真不用醫務人員看看嗎,拍《大明王朝》時,也沒見你有過這種情況。”
倪大虹皺著眉頭,忍耐好一陣子,等陣痛感過去,長舒一口氣,才緩緩開口解釋。
“去年拍了部電影,叫《幸存日》,戲裡有一場吃煤的戲份,劇組給準備了能吃的道具。”
“可當時拍攝的時候,試過幾次,總感覺人物的反應不太準確,感覺也不對,和導演商量後,乾脆用真煤,後來去醫院洗胃,就落下了這麼個毛病。”
“還彆說,煤的口感真不賴,雖然沒什麼味道,但酥脆,像餅乾一樣。”
倪大虹眯著眼睛,似在回味,表情異常豁達。
陸遠聽後,敬佩萬分,像倪大虹這樣的老演員,在拍戲方麵,是絲毫不含糊的。
他們為了角色的真實和生動,當真是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其實不僅僅是倪大虹,業內很多老演員或許有些小毛病,但不可否認,他們都在堅守演員的底線。
這屬於老一輩的敬業與操守,也是他的榜樣。
“兩位老師,開機啦!!”
“來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