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合夥人
第457章合夥人
6月10日,魔都。
經過魔都、成都,重啟等城市的宣傳,《建黨偉業》的海報已鋪天蓋地,占據各大影院、媒體最顯眼的位置。
第17屆白玉蘭頒獎典禮召開前夕,陸遠隻身折返魔都,和前一天趕到的劉施施彙合。
有兩個任務,一是作為頒獎嘉賓出席現場,二是順帶宣傳《建黨偉業》。
在機場意外遇到同樣受邀而來的韓三坪,兩人在拍攝《建黨偉業》時已然熟絡。
年前他拎著禮物登門拜訪圈內同行,就包括對方。
也是那次拜訪,他才知道韓三坪閨女居然也在北電導演係,和他簽約的新人導演文牧野,是同學關係。
韓三坪的性子很強勢,脾氣不太好,容易發火,喜歡罵人,並且賊難聽。
拍攝《建黨偉業》時,執行製片人高成生跟隨他多年,當著眾人的麵,被他罵得體無完膚,最後憤而出走。
也很好理解,畢竟執掌著被稱為是電影企業“航母”的中影集團。
每年不僅參與出品將近一半以上的重量級中國電影,還壟斷著進口分賬大片的引進權力。
毫不誇張地說,在中國,他跺一腳,整個電影行業就能抖三抖。
當然,拍戲之餘,人還算和善。
下飛機時,已近中午。
韓三坪穿著標誌性的黑色中山裝,腳下是圓口布鞋。
丫特像一個江湖老大。
“這天氣,估摸著晚點得下雨。”
此時正是梅雨季,陸遠放眼天空,灰蒙蒙,道:“昨晚天氣預報,倒是說陰天無雨。”
“那玩意聽聽就行,不準。”
韓三坪走在前方,步伐放緩:“《失戀三十三天》的收益已經結算了吧。”
“5月底全部到賬了。”
“你那個群星計劃進展怎麼樣?一個億投出去了多少?”
“嗐兒,彆提了。”
陸遠輕撫額頭,表情微苦:“登門或者電話聯係的人很多,但其中渾水摸魚的也不少,空口白牙的就不說了,實實在在遞來的劇本,內容質量上多差強人意,目前隻挑準了一個。”
韓三坪感到驚訝:“哦,還讓你挑到了一個,誰遞給你的?”
“徐錚。”陸遠如實回答。
“他呀。”韓三坪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
陸遠的出發點他很欣賞,他這些年也在不斷扶持新人,提攜後輩,為影視行業發掘更多的可能。
從馮曉剛到寧昊.還有陸釧等.
褒貶不一。
但一個演員貿然做這種事,而且沒有官方背書,在他眼裡不過小打小鬨。
一個億看似很多,可在電影製作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投不了幾部戲,虧完,也就漲記性了。
韓三坪瞅了眼他的表情,打趣:“怎麼,受打擊了?”
“那倒不是。”
陸遠擺擺手:“推出這個計劃之前,我就預料到可能會麵臨這種情況。
任何一個行業的產品都是參差不齊的,在品質分布上呈現出二八規律。這並不僅僅是電影行業才有的特例。”
“能這麼想就好。”韓三坪讚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雖然目前行業裡確實存在一些粗製濫造的現象,但它也是電影產業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就像一個人必須先上一樓、二樓,才能走到三樓。”
“2003年電影產業化改革啟動時,全國電影票房還不到10億元。
8年之後,也就是去年,全國票房突破100億元。對一個大國來講100億確實很小。
但是倒回去八年,中國電影10億都不到,現在通過七八年的努力做到100億。
這就相當於汽車已經高速行駛,飛機已經離地騰空。未來的速度隻會更快,我們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二。”
韓三坪背著手,腰杆不自覺挺起,言語間相當自信。
“韓導說得對。”陸遠笑著附和。
兩人邊聊著,邊往外走。
至於前些天記者招待會時,央六背書的事情,陸遠沒提,大家心知肚明。
出了機場,兩人計劃先找個地方吃午餐,韓三坪接到個電話,朋友相約。
“有時間麼,一起?”他扭頭問。
陸遠猶豫:“不合適吧。”
“沒關係,圈外人,年初拜托他寫了個劇本,一起跟著去瞧瞧。”
“好吧。”他不再拒絕。
兩人上了輛沃爾沃,在後排坐下。
韓三坪將車窗打開,問:“新東方一共有三位創始人,你知道吧。”
“除了俞敏弘之外,其他兩位不太清楚。”陸遠沉吟數秒。
他知道俞敏弘,還是因為這人遭到歹徒綁架,被搶過錢,前幾年報道過,鬨得沸沸揚揚。
“還有徐曉平和王強。”韓三坪笑著補充。
陸遠當即明白過來:“你的意思是,待會要見的人是他們三中間的一位?”
“沒錯。”
……
新東方一共有三個創始人,他們曾是北大的好友。
在新東方的創業中,俞是舵手,徐是新東方的大腦,王是實力派。
因而三人被外界稱為:新東方的三駕馬車,是黃金搭檔。
王強讀書最多,最有原則,對公司的價值和理念從不妥協。
俞敏弘從不挑戰彆人,被挑戰時也從不當麵反擊,是個老…是管理大師和考試專家。
徐曉平則隨心所欲,樂於同媒體和學生打交道。
他們每人33的股份,各司其職,但是做大後,矛盾逐漸凸顯。
2006年,新東方成功上市,幾位合夥人因此身價倍增。
但是徐曉平卻在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合,黯然離開新東方。
離開新東方之後,徐曉平除了錢,一無所有。
後來搞了個投資基金,在創投圈的事業越走越順,但對於早年三人的創業經曆,久久不能忘懷。
年初,一次酒會上,他碰到了韓三坪。
嶽陽路58號,名人坊家宴,包廂內。
“就如同彆和丈母娘打麻將,也不要和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一樣,創業開公司,千萬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
“不要和好朋友合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