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開了。”陸遠回道。
“調低點。”
“已經是最低溫度。”
劉施施沉默數秒,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什麼新的理由,扭過頭,大聲嚷嚷。
“你能不能彆站在我身後,呼吸聲影響到我的操作啦!”
陸遠:“……”
等她的理由愈發離譜時,陸遠翻了個白眼。
趁她不注意,捏住她的小臉,用力搓了搓。
“啊,唔”
劉施施鼓起腮幫子,舉著拳頭,作勢欲打。
陸遠頭也不回,摔門而去。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這辦公室不待也罷!
工作室外,韓含杵在橘色超跑前。
他的身材相當瘦削,發型一如既往的隨性,褲兜裡還露出一條帶ed閃光的不明線體。
“這輛蘭博基尼是你的?”
“不是,我女朋友的。”
“真是少見,女生居然開這種車。”韓含表示驚訝。
陸遠大致猜到他在想什麼,笑著解釋道:“其實她自己也在後悔,這車外形的確搶眼,隻是避震性能太差,吃路段,壓一顆小石子就跟過減速帶一樣,顛得厲害。”
“是這樣沒錯。”
韓含哈哈一笑:“我之前圖新鮮也買過一輛,開了兩月二手賣掉,現在換了輛奔馳,舒適多了。”
陸遠心知這人還是個賽車手,實力不俗。
確認賽車手實力如何,很簡單。
看他的賽車服。
韓含的賽車服不是乾乾淨淨那種,上麵花裡胡哨爬滿了ogo,代表他的背後有讚助商。
兩人走進會議室。
陸遠打趣道:“我還以為等到你的劇本問世,要到明年。”
自從兩人上次在魔都書店偶遇後,已經過去兩個月,期間斷斷續續的在溝通。
在這個過程中,陸遠發現韓含特彆能拖稿。
這貨以前某段時間心血來潮,文思如尿崩,於是振臂高呼,表示要寫專欄。
雜誌問他大概多久發一篇,他想了想說,周更。
結果這個周更的專欄,在更新了四期後,進入了漫長的休整期.
每天後台收到最多的,就是讀者的催更。
大抵寫小說的都有這毛病。
韓含尷尬,辯解道:“我寫文字,最無法忍受枯燥,如果有一頁沒有弄出點花來,就會很難受,但現實是,寫劇本就像寫說明書,需要讓讀者明確並予以執行,修辭手法和有趣的描述都是可有可無的累贅。”
他攤開手,表情無奈:“真不是我不交稿,實在是寫寫改改,總不滿意。”
“哈哈,勉強信伱。”
在會議室的沙發上坐下,有助理遞上兩杯茶。
韓含說聲謝謝,從身後掏出一份劇本。
陸遠瞅了眼,《後會無期》。
寫劇本前,韓含告訴他,想了三個故事,一個科幻,一個曆史,一個現代。
前兩個考慮到成本,題材過審的原因,均被放棄,最後他們選定這個現代題材。
大致內容,就是三個住在東極島上的年輕人將要離開故土。
他們駕車開始一段橫穿大陸的旅程,在路上遇見不同的女孩、流浪的小狗、善惡莫測的背包客,一次次告白,又一次次告彆。
“有故事原型嗎?”
“沒有。”韓含擺手,又補充道:“硬要說的話,可以叫《東極島少年往事》,不過這部小說還沒開始寫,獨唱團就停刊了。”
說到獨唱團停刊時,他的眼中閃過落寞。
獨唱團是他創辦的。
說他人前顯聖也好,文藝也罷,他的的確確想通過這個雜誌再掙紮一把,喚回那個曾經文潮洶湧的八九十年代。
創建雜誌時,在稿費方麵,他對所有來稿者開出天價,創下當時的紀錄。
封麵推薦的原創文章,2000元1000字,普通稿件:1000元1000字,最差觀點和文筆的文章:250元1000字。
這個稿費是個什麼概念,當時國內行業標準的1040倍。
第一期的作者和作品裡,也堪稱“大咖”雲集,羅詠浩,咪蒙,趙中祥、梁聞道、黃建翔、連嶽.
首日銷量10萬冊,2010年的總銷量在150萬冊。
轟動一時。
可惜因為種種原因,雜誌隻辦了一期,去年年底宣布無限期停刊。
陸遠微微頷首,繼續翻看劇本。
老實講,對於這部戲的前景,他持保留態度。
許久後,他合上劇本,說道:“要聽實話嗎?”
“當然。”韓含回答。
“給我的感覺並不好,先問個問題,你給這部片子定義為商業還是文藝。”
韓含稍作猶豫,道:“商業文藝片。”
陸遠換了個坐姿,道:“商業的內核,卻裹著一層文藝的外衣,這就容易導致兩頭不討好,說是商業片,情節又顯得溫吞,沉悶,衝突不夠,劇情也薄弱,雖然其中夾雜不少很棒的句子,但整體而言,故事並不出彩。”
韓含端起茶杯喝了口。
陸遠接著道:“其實在你之前,我還收到過一部公路片劇本。”
“能具體說說嗎?”韓含好奇。
“徐錚寫的,同樣是公路片,快開機了,到時候你可以來看看。”
韓含點頭答應,又問:“那這個劇本。”
韓含決定拍電影,是在2010年。
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心,他當著朋友的麵,在自己的小說《1988》第一頁寫上了“明年3.1見”幾個字。
但無疾而終。
所以這次他期望很大。
陸遠初步估算了一下成本,23千萬。
他說道:“再改改,工作室原則上同意出資,具體數額待定,如果最終資金存在缺口,我們可以幫你聯係其他投資人。”
韓含鬆了口氣,他自己也能拉來一部分,但仍然存在缺口。
韓含走後。
吳朗推門而入,滿臉困惑。
“老大,確定要投資嗎?”
“當然。”
陸遠從沙發上起身,笑道:“雖然我不怎麼看好這個劇本,但並不意味著它一定不能賺錢,也不意味著韓含當導演就不行。”
不待吳朗發問,他解釋道:“《孤島驚魂》上映後,最終票房逼近9000萬,業內都在熱議,粉絲對票房是否真的有如此強大的影響。”
吳朗恍然:“老大,你的意思是指,這部戲上映後,韓含的書迷會為其買單?”
陸遠先是點頭,隨後又搖頭:“現在還言之過早,《孤島》的成功目前隻是個例,如果接下來韓更主演的《大武生》同樣大賣,我們才能真正確定這一點。”
“既然還有這麼多不確定的因素,那為什麼現在要答應他?”
陸遠略帶詫異的看向他,道:“群星計劃成立的初衷,本就是扶持新人導演和編劇,而且我們現在需要一個標杆,這個標杆可以是徐錚,可以是文木野,也可以是韓含,甚至是任何人。”
“隻有當這個目標達成,群星計劃才算真正在業內打響名聲,我們也才能順利推進下一步。”
“群星計劃,僅憑我們太過勢單力薄,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吳朗看著他的背影,心裡補充,天下熙熙,為利而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