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昊想起自己還是這部電影的監製。
雖然疑惑“素材”是什麼,卻沒多打聽,轉而麵向陸遠。
“徐錚有沒有和你提過,他早年拍的一部短片《犯罪分子》。”
陸遠搖頭,表示沒有。
寧昊朝程爾努嘴:“諾,他拍的。”
“這麼巧?”
“是的。”
寧昊遙想當年:“99年我去看導演係學生的畢業作品,當時程爾的《犯罪分子》讓我印象深刻。
給我的感覺,是一部極具個人氣質的市場化電影,普通學生的作品大多流於表麵技巧,但是他的作品特彆成熟,是我看過的學生畢業作品中最好的。
到了2006年,程爾剛拍完首部作品《第三個人》,我們在一部電影的首映式上見麵,後來機緣巧合的住在一個小區,成為鄰居。”
程爾謙虛道:“我對寧昊的認識也是從電影本身開始的。我們真正熟絡是在他拍完《瘋狂的賽車》之後,我認為他解決了中國電影一直以來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製作,一個是市場,說白了就是叫好又叫座。”
媽呀,這兩臭不要臉的在互誇。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劉施施聽了會兒,太肉麻,雞皮疙瘩掉了一沙發。
在寧昊嘴裡程爾儼然是不出世的天才,在程爾嘴中,寧昊內地導演第一,拳打張一某,腳踹陳凱戨。
她瞅眼男票,狗東西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點頭。
嘖嘖嘖,好假,不愧是大滿貫,學不來,劉施施受不了啦,起身溜達。
無意瞅見進門玄關處的架子上擺著一副素描畫,細細打量。
小男孩倒是不害怕漂亮姐姐。
矮矮的個頭,冬瓜似的,站在她身邊,踮著腳尖,小手一指:“是媽媽。”
劉施施扭頭一對比,確實挺像,隻是畫中為長發,真人為短發。
邢愛娜笑道:“和老寧第一次見麵時,他給我畫的。”
見劉姑娘好奇,她繼續說:“早些年老寧獨自來京上學,報了師範大學影視節目製作專業大專班,身上總共2000元,交一期學費就不剩多少,隻能想辦法掙錢養活自己。
他會畫畫,就在王府井大街支了個小攤兒,專門給路人畫,有一回我剛好和朋友逛街路過,坐在他身後的條椅上歇腳,這人厚著臉皮非要拉著給我畫,我鬼使神差的就答應下來。”
“誰厚著臉皮了?”
寧昊就不樂意,梗著脖子:“我是聽你朋友抱怨,說生活費沒了,然後你說自己的錢也花光了,還指著我舉例,說畫畫也能賺錢,自己有腳有手怕什麼,我那會兒覺得你挺樂觀,略有觸動,隨口說了句幫你畫張相,不收錢,誰知道你真不給,為了幫你畫我至少虧了.”
“是啊,寧大導演多虧啊,虧到最後,我人都是你的。”
寧昊:“……”
陸遠聽他倆口子鬥嘴,莞爾一笑。
業內隻知新生代導演寧昊,卻不知,他有一位賢內助妻子。
寧昊拍第一部電影《香火》時,邢愛娜用自己全部積蓄支持他的電影夢。
之後幫著修改劇本,剪輯…
寧昊沒成名那些年,倆人租房子住,在北方沒有暖氣的漫漫寒夜裡,邢愛娜無怨無悔的陪著他一起啃饅頭,實在凍的受不了,便就著一瓶二鍋頭取暖。
他倆繼續鬥著嘴,陸遠則將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劇本上。
劇本是坐下沒多久後程爾遞過來的,名字很簡單,隻兩個字,《邊境》。
故事分了四個章節。
地點發生在中緬兩國邊境。
因一起毒品交易的意外事件,毒販劫持了女孩小安為人質,撫養其長大,兩人相愛並結為夫婦。
多年後,毒販欲金盆洗手,但這行豈是他想走就走的掉的,手下背叛,政府圍堵。
於是帶著妻子在警察的追捕、黑幫的追殺、小安父親的怨恨等重重包圍下試圖乾最後一票,絕境求生……
然後不出預料的嘎了。
據寧昊所述,他和程爾經常約在附近的健身會所遊泳喝酒聊天。
某次他倆相約遊泳,在晾乾的時候,程爾跟他說起這個故事。
寧昊覺得故事情節很精彩,支持他寫出劇本,拍出來。
今天邀他過來的意圖很明顯,看看他有沒有投資的興趣,沒準還想讓他參演。
劇本的類型,是內地少有的警匪題材,並且加了條感情線。
近幾年華語電影市場逐漸變得紅火,片商也開始試探著拍攝更多類型的商業電影,比如懸疑、驚悚。
唯獨拍警匪片的數量不多。
自2003年的《終極無間》至2011年的《竊聽風雲2》,每年於內地影市公映的警匪片平均隻有12部。
2011年,《竊聽風雲2》票房衝破兩億,成為有史以來在內地公映的最賣座華語警匪片。
但在整體產量及類型發展上,警匪片卻呈舉步不前之勢。
近三年票房雖不斷攀升,市場比例卻全無進展,甚至可以說是在倒退。
從2010年到2011年,警匪片在全年總產量從2跌落至0.5。
原因比較複雜,可粗略的分兩點。
一來涉及警察題材的影視作品,要小心處理,審核標準叫人捉摸不透。
二來這類作品很容易拍得過於主旋律,人物模式化,失去角色弧光。
所以,雖然陸遠覺得劇本寫的不錯,但並不是很看好市場的反饋。
程爾講解道:“最初我想寫太妹和毒販的故事,寫著寫著玟川地震發生,我就想寫一個關於學校樓塌了的故事。
便琢磨怎麼把這兩個故事變成一個,後來我想,緬甸有個毒販,他蓋了一間學校,然後樓塌了,故事慢慢寫成了《邊境》。”
“.”
程爾一直在講,陸遠默默地聽。
許是喝了不少水的緣故,程爾起身去了衛生間。
趁著他離開的空隙,陸遠朝寧昊問。
“劇本沒什麼大場麵,拍出來也不需要多少資金,你怎麼會想著找我?”
這些年,有不少人請寧昊擔任監製。
圈裡人心裡都清楚,監製無非就是花錢買個品牌,隻要掛個名,就可以躺著收錢。
以寧昊的名氣,出去吆喝一圈,說自己看好這個劇本,大把人願意送錢上門。
何況他還可以找小馬奔騰投資。
寧昊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道:“你覺得劇本如何。”
“挺好。”陸遠如實回答。
“我也這麼認為。”
寧昊抱起趴在茶幾上的傻兒子:“起初他簡單一提,我就知道這是個好故事,至少相比以往同類題材有所突破。
劇本修改期間,他和我聊了很多,包括拍攝思路,敘事結構等,都是之前國內,甚至美國警匪片很少見到的。”
他頓了頓,一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表情,道:“我覺得吧,藝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就是負擔著探索的使命,而不是拷貝之前的電影和形態.”
“停停停,說人話。”陸遠揮手打斷。
拍《無人區》時他就發現了,這貨特彆喜歡扯些看起來格局很大的話。
寧昊正色道:“我們都清楚,國內警匪片的市場不怎麼樣,所以這部戲的票房可能不會很出色。”
“所以你想拉著我跳坑。”陸遠喝了口水。
“類型片的市場需要探索。”
“你不是有個扶持新人導演的群星計劃嘛,說明你也有追求,這是個人才,信我。”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