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落幕
第537章落幕
夜色深沉。
筆記本屏幕上顯示著騰訊視頻今年的熱播劇。
“朗朗乾坤,青天何在啊。”老人嘴角帶著血跡,嗚呼哀哉。
身側藍衣清裝女子,瞪大雙眸,表情浮誇,揮舞著右手,怒道:“太過分了,他們拿了錢還不辦事,我找他們去。”
隨後,她不知從哪裡抄起一把菜刀,揮舞著,風風火火地衝向王爺府,還真讓她給衝了進去。
“嘖。”陸遠上半身往後仰,靠著椅背,忍不住皺眉。
一個宮女,在封建王朝時代,無視尊卑,拎著菜刀衝王爺叫囂,沒被亂棍打死,這合乎邏輯嗎?
還有這個演技是怎麼回事。
好歹是北電畢業,表達憤怒,除了瞪眼和大呼小叫,他看不出任何技巧。
瑤瑤生氣了,還知道捏著拳頭,呼吸急促,小小的胸脯劇烈起伏呢。
這就是去年騰訊買下的清宮劇《宮鎖珠簾》,歡瑞出品,於政編劇,主演為楊密的同學,叫袁珊珊。
騰訊買下36集的獨家許可,每集的授權費為120萬元,總計4320萬元,授權期限為5年。
《宮鎖珠簾》不是個例,其他幾家視頻網站的熱播劇,質量與之相比,也是半斤八兩。
國產劇質量的倒退已然開始,而且速度肉眼可見的加快。
身為愛奇藝股東之一,陸遠對視頻行業的發展,以及其他幾家視頻網站的狀況了解較深。
過去的2011年,幾家視頻網站公司相繼對外公布財報,可以講,目前99的國內視頻網站都處於虧損狀態。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優酷網淨虧損4750萬元,同比下降11,土豆網淨虧損5560萬元,環比降低30,酷6網淨虧損8200萬元,環比下降39.8。
而從2011年q3開始,主流視頻網站已經出現了陣營分化的苗頭。
愛奇藝、優酷、土豆、搜狐、騰訊視頻占據前五名的位置,日均覆蓋人數均超過2000萬大關。
前五名和後五名的差距在不斷擴大,兩大陣營分化趨勢明顯。
在第一陣營中,愛奇藝遙遙領先,用戶數量持續上漲,優酷、土豆、搜狐受資金或版權限製,幾乎原地踏步,有被騰訊視頻追趕的趨勢。
可儘管業績慘淡,但為了拚搶仍在增長的用戶,各視頻網站依然咬著牙,不斷加大對版權的投入。
現在的視頻行業,已經告彆了牌照、帶寬競爭,回歸到內容、用戶體驗與商業模式的競爭維度,比拚的是網站平台的綜合影響力。
購劇能力是競爭升級的第一步。
各大視頻網站麵對新的發展趨勢,都采取了相應的對策。
樂視網與土豆網設立合資公司,首批投入3億元資金,用於采購國內的影視劇。
搜狐視頻與sn中國正式達成視頻業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騰訊入股華誼,並斥資10億購買影視劇版權。
愛奇藝以股份的形式與藍圖成為戰略合作夥伴,背靠百度。
其他公司各有對策,不遑多讓。
而這麼些公司中,目前隻有樂視在盈利。
樂視網於2010年8月上市,擁有視頻行業數一數二的正版網絡版權庫。
豐富的內容資源儲備,為公司版權分銷業務帶來可觀的利潤增長,提升付費用戶粘性,加上廣告等,這是它能盈利的關鍵。
2011年,樂視網月均活躍付費用戶數已經突破80萬。
樂視網通過ipo募資2.62億元,因市場反應良好超募4.2億元,總募集資金金額為6.82億元。
但為了采購版權,這6億多資金也損耗過半。
去年的版權市場,誇張到什麼程度呢,用打出狗腦子來形容,毫不為過。
搜狐視頻以3000萬元的高價,將新版《還珠格格》獨播版權收入麾下,隨後騰訊以4320萬買下《宮鎖珠簾》。
熱播劇《永不磨滅的番號》,愛奇藝一家的點擊率就高達30億次。
依著與藍圖的合約,愛奇藝享有獨播權,且沒花多少錢,讓一眾視頻公司羨慕得流口水。
不過也能理解,否則憑什麼愛奇藝願意拿出18股份作為交換。
藍圖在愛奇藝的崛起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還僅僅隻是播出後,產生了一定影響力的影視劇。
當前國內每年的國產劇產出量過萬集,真正能播出的不過一半,播了能紅的更是鳳毛麟角。
每年的爆款就那兩三部。
各大視頻網站沒有開天眼,也不清楚哪一部劇能火。
怎麼辦呢?
隻能看見什麼就買什麼,覺得能火就買,看導演看演員陣容,因為你不買,萬一被其他人買中爆款,不就虧了嗎?
所以,大家其實都在賭,一年花數億來賭,賭中了,就能領先一步,提高自身市場份額。
哪怕買的很多劇,在觀眾眼裡都是垃圾,他們也毫不猶豫。
這也造成整個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的局麵,因為內容成本的支出,占據網站全年總收入的70以上。
錢可以不賺,用利益換取市場,先壟斷,再收費,互聯網企業一貫的打法。
陸遠將目光投向書桌上的筆記本,那裡有他這幾年來不斷經曆的夢境。
外星人教授與大明星的愛戀。
賣魚佬一步步成為黑道大佬。
兩個長相相同的兄弟,弟弟是滅門案的嫌疑人,哥哥為了洗脫弟弟的罪名,兄弟倆互換身份,白天黑夜交替出現。
與《潛伏》故事架構類似的諜戰題材《懸崖》。
美人魚的愛情故事。
陰陽眼少年與擺渡人二三事。
宋朝女子成長記。
“.”
林林總總,題材不限,古裝,仙俠,犯罪,奇幻,曆史,恐怖,劇本數十個。
不僅如此,他積攢的的榮耀值還能入夢上百次,隻要他在影視圈,不斷演繹角色,產出作品,榮耀值便會不斷累積,也意味著遠方傳媒不缺劇本。
以他的標準來講,這些故事都有可取之處。
那麼,他此前為何不將這些劇本拍出來?
一是自身的影響力與實力還不夠,沒有能力組局。
二是他意識到版權價格會飛漲,資本會和傳統電視台搶劇,哄抬價格,一場屬於製片方的盛宴即將到來。
毫無疑問,他猜對了。
11年以前,一部劇撐死賣個4000萬。
如今一部電視劇賣給傳統電視台和視頻網站,總收入破億不算難事!
而且價格愈炒愈熱。
麵對高價版權,各大視頻網站直呼吃不消。
陸遠還清楚一件事,今年搜狐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計劃結盟,采用抱團采購的模式,企圖給版權混戰降溫。
但是在他看來,這個聯盟不過是土雞瓦狗,形如虛設。
永遠不要高估互聯網企業的底線,說一套做一套。
最簡單的例子,假若此時,薑韋放出消息,陸遠將再度回歸小銀幕,領銜出演諜戰劇《懸崖》,那麼幾家視頻網站將如何應對?
必然會毫不猶豫打破所謂的聯盟,揮舞著鈔票,不惜一切代價,競相購買網絡獨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