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差異
第539章差異
“文導,我敬您一杯。”
“張老師,多多關照,先乾為敬。”
“陳老師”
“我這幾天腸胃不好,欸,老王,你悠著點。”
“沒事兒,我乾了,您隨意,嘶”
王彥輝端著酒杯,敬了一圈,才麵紅耳赤地回到自己座位上。
他模樣中等,方臉,微胖,眼白占比大,瞧著像個狠角色。
正對麵的位置,劉奕軍見他低下頭,一聲不吭地晃著腦袋,打趣道:“王老師,喝迷糊了吧。”
王彥輝用指尖輕揉太陽穴,笑嗬嗬的回道:“劉老師,怎麼可能,我彆的能力或許不行,出道二十來年,酒量絕對沒問題,這才喝到哪,來,走一個。”
邊說著,他又給自己提了一杯。
劉奕軍無奈,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貨快要醉了好不好,隻得和他碰了下。
“你少喝點。”
“沒事。”
待辛辣的酒水完全咽下,劉奕軍舉起大拇指,道:“我看過你在《李米的猜想》中的表演,是這個,沒想到這次能合作。”
他對王彥輝這人早有耳聞。
其在《李米的猜想》中出演毒販裘火貴一角,讓周訊、鄧朝等一眾同行大呼出彩。
因業務能力出色,此後獲得不少機會,無數導演向他發出邀請,雖然多是配角。
可能在觀眾眼裡知名度不高,但演技絕對沒話說。
“謬讚了。”王彥輝擺擺手,表情很是謙虛,“這次能有機會出演,也多虧了迅哥兒的推薦。”
迅哥兒,指的周訊。
他頓了頓,似是想起什麼,反誇回去:“當然咯,我也看過你同梁佳輝合作的《太行山上》,演技沒得說,佩服。”
劉奕軍哈哈一笑,覺得這人挺有趣,好像不太會誇人,轉折太生硬,放下杯子,道:“咱倆彆在這裡互相吹捧了。”
劉奕軍,1970年生於陝西西安,18歲的時候,考入京城電影學院,和張嘉益、張子建是同班同學。
更巧的是,劉奕軍和張嘉益還是老鄉,都是西安人。
1991年大學畢業後,劉奕軍被分配到西安西影演員劇團,而張嘉益則被分配到了西安電影製片廠。
相比於劉奕軍,張嘉益顯然更加幸運,出道後資源不斷,前些年靠著電視劇《蝸居》爆火,不缺戲約。
劉奕軍此次能獲得《新世界》的機會,出演警司李仲久一角,除了身為北電學子一員外,也多虧張嘉益的推薦。
兩人互相探底,王彥輝忽然道:“其實我早些年也在北電進修過。”
“哦?”劉奕軍剛夾起一片牛肉,聞言,筷子定在半空。
“大學畢業之後,我進入yn省話劇團,待了足足五年,當時團裡有個去電影學院實習進修的機會,廠長提了我的名字。”
說到這裡,王彥輝表情變得稍顯慚愧,道:“在話劇團時總覺得自己挺厲害,天下第一,想著如果把握好這個機會,真的有可能一飛衝天,可來到北電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有多麼天真。
這行有天賦的實在太多了,作為全國最優秀的演員學府之一,裡麵的同學對我而言簡直是降維打擊,在京城飄了幾年,又灰頭土臉的回了老家話劇團。”
劉奕軍聽他這麼一說,莫名想到自己。
他的境遇也大差不差,入行二十來年,一事無成,但自身的原因很大。
剛畢業時,他和大宋佳合作,拍攝電影《落山風》。
那會他未諳世事,不懂人情世故,因為表演技巧方麵的問題,和大宋佳產生爭執,遂被踢出劇組。
彼時大宋佳如日中天,劉奕軍不過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娛樂圈的人士慣會見風使舵,他的資源不出意外的消失。
畢業即失業,在他身上得到完美呈現。
好在他沒有放棄,想著大宋佳再厲害也不過能影響他兩三年。
也確實如此,大宋佳後續去了國外,《落山風》劇組事件影響漸漸消失,隻是他沒料到市場是那麼的不講道理。
90年代,不缺小鮮肉,真正的小鮮肉得是像劉德樺、黎鳴、郭富誠般,模樣特彆出眾。
這幫人吃香。
而長相清秀普通的小鮮肉,就比較尷尬了,當演技派不夠格,小鮮肉的話,相貌又不是萬裡挑一。
劉奕軍就是這樣的一位,二十出頭,帥,卻不是特彆明顯的帥,所以落入無戲可拍的境地。
退圈是不可能退圈的,靠著同學不時介紹點資源,一直在影視圈邊緣廝混,打磨演技,等待機會。
年過四十,終於等到《新世界》!
得知王彥輝在北電進修過,劉奕軍態度又溫和了不少。
幾杯下肚,扯了些閒篇,兩人關係肉眼可見的熟絡。
王彥輝看著大廳裡觥籌交錯的同行們,道:“老劉,你有沒有發現,這次的演員陣容,相對來說,知名度都不怎麼高。”
“我一早就注意到了。”劉奕軍點了點頭。
《超時空同居》成為國內票房第一,給業內造成巨大轟動。
陸遠的下一部戲不知道多少人盯著,各施手段,拚了命的想進來,哪怕隻是一個小配角,或客串。
網上許多演員買通稿,謊稱收到《新世界》的麵試邀請,就這樣,都能獲得不小的曝光量。
大家都在猜《新世界》的陣容如何豪華,還列舉了不少名單。
劉奕軍此前也不清楚,劇組對外一直保密。
直到他進了組,才發現一個絕對會讓同行以及觀眾大跌眼鏡的事實。
可以說這部戲除了主演陸遠和梁佳輝,其他人都沒什麼名氣。
隻是沒名氣,不代表業務能力不行。
就比如眼前的王彥輝。
雖然對方剛才一直賣慘,稱自己在北電遭到打擊,但是他沒講後麵的事情。
北漂五年,等他回到雲南話劇團,沒多久就拿到了話劇界的最高獎項,文華表演獎,含金量杠杠的。
業務能力如何,無需多言。
再比如在戲裡飾演龍頭的張誌堅。
其在《大明王朝1566》中出演小閣老一角,讓人印象深刻,之後在各大影視劇中打醬油,屬於演技不錯,就是不太出名的那種。
劉奕軍感慨道:“知名度再高,能比得過陸老師嗎,有他在,這部戲注定不缺觀眾和話題度,與其找人氣偶像,不如找些與角色契合的演員。”
“有道理。”王彥輝連聲稱讚。
這些年無論是電影或者電視劇,導演為了討好粉絲群體,都會用一些人氣極高,業務能力不出色的演員。
比如知名導演徐客,在拍攝《龍門飛甲》時,邀請了李雨春。
電影拍攝期間陸遠打了李雨春一巴掌,被外籍工作人員爆出,輿論漸起,稱其耍大牌,後來才知是為了帶動對方的情緒。
等影片正式上映,麵對采訪時,記者舊事重提,問陸遠對李雨春的表演作何評價。
陸遠回回都答非所問,對李雨春的業務能力隻字不提,估摸著也是受夠了這些不專業的藝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