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差生黃小明
第592章差生黃小明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
京城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
天津方言,嘛玩意兒都有!倍兒哏兒,讓你聽了就想笑,這就是天津人的語言魅力。
天津,也被譽為“哏都”。
“哎呀,這事兒嘛玩意兒啊,真叫一個亂!”
“今兒個天氣可真哏兒,跟說相聲似的,一會兒一變。”
“霍元甲,你嘛時候.”
就算你聽不懂,也能感知到方言帶來的相聲味。
而天津的戲劇張力並不僅藏在這些白話中,街頭也非常顯眼,尤其是建築。
譬如五大道區域,彙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的上百幢建築。
其中不乏慶王府等知名場所,保留百年前的曆史風貌的同時,也讓現代化氣息完美融入。
在天津地界上的學校,同樣曆史悠久,建築風格極具時代氣息。
天津外國語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耀華中學.
故而,天津理所當然的成為眾多導演心中,炙手可熱的取景地。
11月7日,晴。
《中國合夥人》劇組在導演陳可辛的召集下,於天津會和。
這部戲總成本8000萬。
拍攝班底,導演陳可辛,王佳衛禦用攝影指導杜可鋒,三位主演:陸遠、黃小明、佟大圍。
中影占投資的30,陳可辛工作室持股20,遠方傳媒占股20,剩餘部分由星美、寰亞等多個香江企業持有。
陸遠片酬1600萬入股,拿後期分紅,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
既然選擇出演,說明看好這部戲,如果拿分紅的信心都沒有,還指望觀眾花錢進影院?
當天中午,陸遠帶著助理趕到劇組入駐的酒店。
樓下有劇組安排的工作人員接待,一番了解,得知陳可辛正和攝影指導等人在片場看景。
在酒店放好行李,休息片刻,陸遠打算過去瞅瞅。
戴上口罩,喊上鄭芊,兩人出門,前腳剛踏進電梯,聽見黃小明在後頭喊。
“師弟,師弟,等等我。”
鄭芊眼疾手快,摁住開關,電梯門被調戲了一下,黃小明帶著助理走進來。
“師兄,什麼時候到的,我還以為你和導演在一塊呢。”
“我比你早到一會兒,本來是準備去看的,可突然有電話進來。”黃小明晃了晃手機。
陸遠注意到他的表情,想起近期的趣事,腦袋微側,揶揄道:“師兄,生日快樂,豔福不淺呐。”
“你可彆打趣我了。”黃小明鬱悶的直搖頭:“什麼豔福不淺,這福誰想要趕緊拿去,我腦袋都大了一整圈。”
陸遠聞言,不由莞爾。
黃小明為何如此,因為前任李非兒和現任楊影在微博上針鋒相向。
月初,楊影計劃給黃小明舉辦生日派對。
好死不死,香江記者知道這件事,某次采訪時,逮著李非兒問:“你是不是黃小明跟楊影之間的那個小三?”
李非兒和黃小明拍攝《鹿鼎記》時因戲生情,明明是她先來的,因此嚴肅地回應:“楊影才是小三!”
自此,前任與現任的矛盾被挑明,倆人在微博上,引經據典,你來我往。
楊影首先引用禪語寫道:“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雲: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一句“再待幾年你且看他”,直白的諷刺李非兒已是昨日黃花,自不量力。
李非兒自然不是善茬,在微博中用詩句寫下。
“我隻是宇宙中一粒塵埃,所以我長存敬畏之心,敬畏自然規律,敬畏天理昭昭,敬畏攸攸之口。未敢抱有太多僥幸。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既回擊了楊影的話語,又表明委屈,一句“人在做,天在看”道儘一切。
雙方粉絲不甘寂寞,在支持自己偶像的同時,也不忘去“敵對陣營”大放狠話,矛盾愈加升級。
直至現在,還經常在微博上掀起罵戰。
黃小明夾在中間,基於種種考慮,一聲不吭,出門有記者追著采訪,回家有楊影,冷眼相對,給看不給用,滋味可想而知。
“叮咚!”
電梯門開,一行人走出。
黃小明歎了口氣,輕輕撞了下陸遠的肩膀,羨慕道:“還是你家施施好,安安靜靜,不折騰。”
“得了吧!”陸遠搖搖頭,大吐苦水:“我家那位姑奶奶也好不到哪裡去,乖巧的時候,確實讓人稀罕,趴在懷裡哼哼唧唧,隨我捯飭。
脾氣上來後,好家夥,跟頭驢沒區彆,死強死強的,但凡碰她一下,當場就炸,不知道的還以為怎麼滴她了,這輩子算是折她手裡咯。”
黃小明斜了他一眼,很受傷,沒好氣道:“大哥,說這話時,能不能把嘴角壓一壓,稍微考慮下我現在的心情。”
“好的,我下次一定注意。”陸遠一本正經。
“我不想有下次,一次我都受不了!”黃小明還挺委屈。
“我容易麼我,感情這種事誰又能說的清,都過去多久了,還揪著不放。”
他既是在說李非兒,也是在對楊影翻舊賬感到不滿。
“這話你和她倆說去呀,在我們麵前念叨有什麼用。”
陸遠才不慣著他,這師兄其他方麵都不錯,就是感情上一塌糊塗。
“你”黃小明被噎得難受。
鄭芊憋不住,與黃小明的助理對視一眼,捂著嘴,笑得肩膀直抽抽。
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宮。
大門前已經被清場,零零散散的站著幾個人,陳可辛和杜可鋒肩並肩,伸著手,一邊比劃,一邊交流。
陳可辛隨手一劃:“拍攝時讓他們從這兩邊進,成東青抱著被褥土裡土氣的跟著人流走。”
杜可鋒站在攝影機的預設地,托著下巴:“換上自行車怎麼樣,多安排點群演,給成東青營造出被裹挾而前的感覺,讓他土鱉的形象更立體點。”
“唔,你說的有道理。”
陳可辛囑咐道:“超理,記一下,待會通知席手辰,這場戲的群演得會騎自行車,再讓道具多準備些自行車,要符合那個年代的款式,鳳凰牌、永久牌、飛鴿牌都來點,考慮到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差異,彆全是一個牌子。”
席手辰是這部戲的選角導演。
“好的。”導演助理張超理掏出手機記錄。
張超理2005年出道,參演陳可辛導演的古裝電影《投名狀》,憑借狗子一角嶄露頭角。
上一部戲還是在《西遊降魔篇》中客串天殘腳。
因為最近沒接到什麼戲,被陳可辛拉來當助理,賺點生活費。
他正寫著,發現陸遠和黃小明悄無聲息的走到身後。
“兩位老師來啦。”他忙打招呼,同時向陳可辛提醒:“導演,陸老師和黃老師來了。”
“導演。”
“陳導。”
陳可辛在轉身的同時,臉上綻放出溫和的笑容。
“冬青和曉俊來啦。”
陸遠笑著和他握手。
陳可辛個子不高,一米六,戴著眼鏡,留著藝術家的發型。
最前麵一小撮劉海,也不知是故意染白,還是年紀的原因,整體給人的感覺,文質彬彬。
據他爹陳銅民所述,母親生他時難產,生得很辛苦。為紀念母親的辛苦,也希望他可以辛苦,於是取名陳可辛。
從剛才對自行車型號的叮囑上,很容易瞧出陳可辛的特點,格外在意細節。
其實從對方的口音上也能領略一二。
字正腔圓,甚至有些矯枉過正,發翹舌音時,舌頭卷得誇張。
要論香江導演的普通話水平,陸遠認為,陳可辛絕對能排進前三。
陳可辛抱著胳膊,微微仰起腦袋,圍著陸遠轉幾圈,嘖嘖道:“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