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大撒幣計劃
第669章大撒幣計劃
麵試結束。
陸遠隻身折返辦公室,推開門,瞅見沙發上坐著個小可愛。
周瑤瑤捧著手機,盯著屏幕,桌上散落著已開封的薯片包裝袋,以及一堆亂七八糟的垃圾零食。
“看什麼呢。”
“《快樂星球》。”
周瑤瑤寶貝似的從一旁話梅罐中捏出一顆話梅:“舅舅,給你吃!”
陸遠彎腰,張嘴含住:“你怎麼在這裡,誰帶你過來的?”
“舅媽帶我來的。”周瑤瑤晃動著腳丫。
陸遠這才注意到她手中的手機是劉施施的。
“她人呢?”
“琪琪吃冰淇淋肚子疼,舅媽帶他上廁所去了。”
“他自己不會去啊,馬上四歲了。”
“舅舅,琪琪是個膽小鬼,他說那個黑黑的洞裡會有蛇咬他。”
陸遠斜了她一眼:“是不是你嚇唬他的。”
“才不是呢。”周瑤瑤晃著腦袋:“我說是舅舅講的。”
“嘿,你這孩子現在怎麼這樣。”陸遠輕輕捏了下她的圓臉:“什麼壞事都往我身上推,就不能說你爸嗎?”
周瑤瑤表情嚴肅,道:“媽媽說,我上幼兒園的時候舅舅就是這麼騙我的,後來我都不敢在學校上廁所。”
“額……”陸遠語塞且尷尬,這才幾歲啊,就開始翻舊賬。
他板起臉來:“吃完把桌子收拾乾淨,像什麼話,把我這裡當垃圾堆?”
“哦。”
陸遠叮囑完畢,掏出手機瀏覽網上關於《中國合夥人》的最新報道與評論。
“這部電影我覺得最能撐起角色的就是陸遠,他在大銀幕上出現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把他當成演員陸遠,他就是成東青,土鱉,膽小如鼠,傻裡傻氣。
尤其是學生時期的幾場戲,簡直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麵的農村傻小子,演得太到位了,演技炸裂。科班好底子+令人羨慕的天賦+令人尊敬的勤奮+好人緣,我單方麵宣布,陸遠是內地男演員中實至名歸的領軍人物!”
“陸遠這個狗東西,總是在銀幕上勾引我,那無處不在的男性魅力。”
“曾經有多少國人把夢想寄托在英語之上,《合夥人》捕捉到的不是一段青春,而是一個時代。”
“除風聲外,這是目前我覺得唯一一部看著教主表演不覺得尷尬的影片。”
“劉德樺和佟大圍同樣出演過《富春山》,但《盲探》和《中國合夥人》我選擇後者,因為陸遠更值得信賴。”
陸遠繼續滑動手機屏幕。
在影視圈混跡多年,他逐漸洞悉到一個事實。
任何影視作品的成功,都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公眾輿論相掛鉤。
譬如,當房價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往往能更容易觸動人心,引發共鳴,從而大火。
當全民反腐席卷而來,一部踏實的反腐劇,隻要精準捕捉到時代的脈搏,同樣能脫穎而出,引發收視狂潮。
觀眾渴望什麼,在規則允許的範疇內,影視作品就應該去呈現什麼。
這是製造爆款最簡單的一條路。
2013年,出國留學依舊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話題。
儘管有些人表麵上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其含金量已大不如前。
但市場依然默認那些擁有海外學習經曆的回國人員具備某種優勢,他們在企業中往往更受青睞,也是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羨慕的對象。
故而《中國合夥人》上映後,在這部分群體中引發的討論聲很大。
經過昨晚加今天上午,長達十幾個小時的發酵。
當前,網絡上對這部影片的反饋普遍非常積極,豆瓣評分8.5。
勵誌題材一直是導演們鐘愛的拍攝對象,但在中國,能夠拍出高水平的勵誌電影卻寥寥無幾。
在大眾的認知中,勵誌電影似乎成為國外導演的專利。
如《當幸福來敲門》《穿普拉達的女王》《肖申克的救贖》等。
而中國在這方麵一直有所欠缺,好在《中國合夥人》填補了這一空白。
無論是劇情設計、節奏把控、配樂選擇、台詞撰寫,還是那些靈動跳躍的剪輯手法,都達到較高的水準。
陸遠等三位人的演繹,更是為影片增色不少。
土鱉成東青,性格窩囊溫吞,卻頗有擔當。
孟曉駿帥氣有才華,卻個性膨脹驕傲。
王陽則披著一頭長發,泡著外國妞,玩世不恭。
三兄弟聯手,從屌絲逆襲,一路成長為商業大佬,讓無數網友代入其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爽快和滿足。
不少年輕影迷看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幻想著能與好友一同創業,大乾一場,走上人生巔峰。
微博上充斥著太多類似的豪言壯語。
但陸遠認為這種想法過於樂觀。
先不說創業者本身的心酸,小姐心態,寡婦待遇,婦聯追求。
隻說尋找合夥人這件事,就絕非易事。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歸根結底都是三觀上的衝突。
圍繞金錢的合作關係往往難以長久,而圍繞理想的合作關係,又往往缺乏克服現實阻力的能量。
平衡好對錢、對事、對人的態度,非常困難,世間萬事萬物都講究一個度。
所謂夢想,權利,金錢,任何一個都可以讓脆弱的合夥關係灰飛煙滅。
君不見,新東方的三駕馬車,最終也因經營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
況且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來就沒有所謂的英雄造時勢,隻有時勢造英雄。
創業的本質就是幫彆人解決問題,而這個解決辦法,必須是大多數人還沒想到,或者難以辦到的。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國。
就像一個剛從幼兒園踏入小學校門的孩子,雖然懵懂無知卻充滿活力,雖然拮據落後卻敢於勇往直前。
因為敢於大刀闊斧地改革,所以遍地都是機會。隻要敢冒險一試,哪怕收破爛都能發財。
現在當然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
但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機會相對少些,對創業者的要求也更高些。很多都不是普通人能夠接觸和運作的。
陸遠放下手機,揉了揉太陽穴。
總體來說,《中國合夥人》上映後好評如潮。
但也有一些被批評的點,比如片尾成東青以孟曉駿的名義捐了一個實驗室。
有些人覺得這個舉動太土鱉,充滿暴發戶的氣息。
而且在“青春、夢想”的主題下,透露出一種功利的三觀,似乎錢就是萬能的,有錢就是大爺,沒理想沒追求。
剛拿到劇本時,陸遠也有類似的看法。
但商人終歸也是人,人都有七情六欲。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孟曉駿在美國實驗室被掃地出門的時候,是何等的狼狽,連溫飽都不能滿足,還談何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