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望著他的手機屏保,雙眉輕挑,打趣:“喲,這帥哥誰呀。”
沈藤抿嘴一樂,帶著些許自豪:“我,上學那會兒拍的,現在不行了。”
陸遠斜了他一眼,照片中的他與現在差彆蠻大,發腮明顯,整個人腫了一大圈,合理懷疑是丫自己p的圖。
隨後,沈藤給他看了一段話劇視頻,叫《烏龍山伯爵》。
大體內容是,沈藤飾演的男主謝蟹中獎數百萬,去取錢時遇到不靠譜的銀行經理和更不靠譜的一群劫匪。
在一片混亂中,他被莫名其妙地誤認為是劫匪和殺人犯。
為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他急中生智,向其中一位男兒身女人心的劫匪k嫂表白。
k嫂是一個喜歡男人的跨性彆者,在外形上兼具男人的凶狠和女性的陰柔。
謝蟹的表白,讓他感動的稀裡嘩啦,拿著錢遠走韓國,整容成大美女瑪麗蓮瑪麗飾演),回來尋找謝蟹。
劫銀行時,知道真相的人相繼遇害。
謝蟹y因此被警方通緝,逃往烏龍山,生存三年,意外找到劫匪團夥的犯罪證據,想要複仇。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恰逢瑪麗蓮變身歸來,兩人再次相遇.
陸遠大致猜到開心麻花團隊的想法,和鄧朝俞白眉類似,話劇ip改編電影。
話劇改編為電影,理論上具備較高的可行性。
商業電影的結構往往遵循開端、轉折、危機、結局的四段式布局,而話劇的經典結構也同樣包含四幕戲。
這使得兩者的節奏相似,為轉化提供便利。
單單從這一層麵來看,話劇改編電影的難度要小於文學改編電影,甚至小於電視劇與網劇的電影化。
一部話劇出現之初,導演提出大體思路,隨後所有演員在一起完善它,進行集體創作,會經曆多次排練與修改,通過內部試演進一步打磨。
一個原本隻有四分潛力的劇本,在排練結束後,能提升至六分,甚至更高。
再經過長時間的舞台演出,根據觀眾的反饋,劇本會不斷得到完善。
這樣的成熟作品,一旦搬上大銀幕,成功率會非常高。
這是陸遠願意投資《分手大師》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視為他在話劇ip電影化上的一次探索和嘗試。
但以上是最理想的狀態,並不意味著任何話劇都適合改編成電影。
話劇和電影存在天然的親緣性,讓兩者很容易實現轉化,道理沒錯。
但它們畢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在他看來,《烏龍山伯爵》就不適合改編。
首先話劇強調假定性,電影更注重寫實性。
相比電影,舞台的包容度更大,無論多誇張的包袱和瘋狂的創意,都不會讓人產生質疑。
換到電影上,卻行不通。
舞台上的誇張會被大銀幕進一步擴大,最終導致觀眾們產生抵觸心理。
同樣是這個原因,《分手大師》中的許多誇張情節被刪改。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烏龍山伯爵》的內容比較敏感。
女主角是變性人,前半部分是男人,後半部才成為女人,這就不適合改編。
遠方傳媒投資的電影不少,陸遠很清楚,當前的環境,該類型無法過審。
一念至此,他搖了搖頭,遺憾:“故事是個好故事,但大概率無法過審。”
他簡單說明自己的顧慮,隨後轉身走人。
因為群星計劃的存在,找他投資的人不在少數,開心麻花並不特殊。
何況劉施施還等著他吃飯呢,再不回去得撓他。
沈藤和閆飛麵麵相覷,一臉愁容。
前者03年從軍藝畢業,一頭紮進娛樂圈,入行十年,終成開心麻花台柱子。
可話劇再火,隻是小眾,不賺錢。
郝建一角讓他名聲大噪,但熱度隻是暫時。他現在急需轉型,將事業拓展到大銀幕上。
閆飛與他想法類似,話劇導演不賺錢,他的收入並不高。
成年人的世界裡,談論夢想顯得過於奢侈,他希望成為一名電影導演。
君不見文木野和徐錚兩位新人導演,靠《新世界》以及《泰囧》一步登天,名利雙收。
結果開心麻花第一步就沒邁出去。
《烏龍山伯爵》是團隊成立以來,賣的最火,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話劇。
兩人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唉聲歎氣。
瑪麗在一旁直皺眉,她是開心麻花另一位台柱子。
“你倆愁啥,《烏龍山伯爵》不行,那就換一個唄,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咱們有那麼多好故事,總不能全都無法過審吧,再說了,能不能過審,得試過才知道,陸遠也隻是猜測,咱們先試試,萬一過了呢?”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