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西頭旅館_柳樹的創業經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9章 西頭旅館(1 / 1)

柳樹和唐大哥他們先到達了廟會現場,他們在那條道路旁占上了擺攤的地方後,他們就要騎著摩托車去往黃土山鎮,他們要在鎮上找家旅館過夜。柳樹騎上摩托車跟隨著唐大哥他們去往黃土山鎮上時,他看到了道路兩旁停放的車輛還是很多,車輛上裝著各種各樣的貨物,有的攤主還搭建起了能夠居住的棚子。柳樹知道那種能夠居住的棚子很簡單,其實就是那種有四根支柱的賣貨傘棚,遮陽防雨的傘棚裡能夠擺放貨架子,還能擺放衣服架子。遮陽防雨的傘棚四麵還能用防雨布圍嚴實,傘棚裡放置上床鋪就能夠住人,傘棚用繩索和鐵釺加固後,傘棚就能夠抗風防雨,這種傘棚也叫帳篷,它們的規格和尺寸有多種類型,立柱和折疊筋骨的材料有所不同,防雨遮陽傘棚能夠收縮自如還結實耐用。

柳樹還是看到了遊樂場地的情景,那個場地距離剛剛搭建的戲台不遠處,場地上傳來噪雜的說話聲,還有錘子敲打鐵釺的聲響,海盜船高聳的架子已經矗立起來,大型的海盜船已經吊掛在空中,還有輛大卡車正在卸著兒童能騎著的假馬,還有輛大卡車上拉著小火車及軌道,這輛卡車還是沒有卸車,柳樹看到了正在安裝的遊樂設施後,他就知道黃土山廟會就是個大廟會,小廟會上幾乎沒有少年兒童能乘玩的遊樂設施。他認為大型遊樂設施的價錢更高,隻有大型卡車才能夠運輸,安裝和坼卸更費時間,況且在裝卸時還要雇吊車,攤主還要保證安全,如不慎傷了人就是最大的麻煩。

柳樹隨著唐大哥他們進入黃土山鎮的那條主街,他才看出這個鎮沒有嘎裡哈圖鎮有氣魄,隻是那條主街有新建蓋的樓房,樓房的後邊完全是平房,主街的道路很寬闊幾條偏街的道路就顯得窄小,主街上的那些樓房大多都是三層樓,底層樓房都是各種商鋪,還有的商鋪把賣的貨物擺在商鋪前,街道的兩旁還是栽種家風景樹,風景樹就是有兩人多高的鬆樹,花圃中還有著各種秋花在開放。唐大哥他們的摩托車進入一條偏街後,柳樹還是看到那家旅館的招牌,大門口鐵牌子上的紅色字體是“西頭旅館”,這家旅館的兩邊還有幾間門麵飯,旅館前邊的門麵房就是飯店。柳樹認為飯店和旅館其實就是一家。

柳樹他們把摩托車停在院裡後,他才看到院裡的正房和廂房全是客房,院子裡幾個花池子裡的秋花正在盛開,這家旅館的院落還是很寬闊,院落中停著幾輛貨車,三輛三輪摩托車,一輛藍色帶棚的三輪家農用車,還有兩輛微型卡車,這幾輛車上都裝著貨物,擺攤賣鞋的車上裝的是很高聳鞋箱子,有輛三輪摩托車上還穿著帶著木柄的鐮刀等鐵製品,那幾輛車上的苫布苫蓋的很嚴實,他就看不到車上的貨物。

柳樹把摩托車靠近將娜麗的那輛摩托車旁後,他還是把頭盔放置在了座位上,他就和將娜麗走到了唐大哥的摩托車國前。唐大哥說:“將娜麗,我們去年趕廟會時,我們在這家旅館居住三晚上,雙人間是四十元,多人間是每人十五元,你和你嫂子去往前飯店裡訂客房。”

唐大哥的話語剛剛落下,前邊飯店的後門口出來的那位大嬸向他們走來,她的年齡在四十歲左右,她胸前紮著的花圍裙前還自帶個大兜子,她大聲地說道:“我看到了你們幾人把車開到了院裡,我就出來給你們安排房間。”

唐大哥說:“大嬸,你家的客房是去年的價格嗎?”

大嬸說:“你們做買賣的長期在我們家落腳,我們的客房都是低價,雙人間四十元,多人間還是十五元。”

將娜麗對唐大嫂說:“唐大嫂,你們住雙人間,我和柳樹都住多人間。”

唐大嫂說:“小麗,客房的多人間最少的是三人房間,最大的是五人房間,我和你同住一個房間,柳樹他們倆人都要住大房間。”

大嬸說:“你們每人先交十五元錢,你們晚飯要是湊份子,每人還是十元錢,不湊份子就是十五元錢。”

唐大哥說:“大嬸,我們湊份子,你們做出的家常飯好吃。”

將娜麗和唐大嫂向大嬸交了錢後,大嬸又從圍裙前邊的兜子給她們找出過零錢。柳樹把車箱中的提包拿了出來,將娜麗和唐大哥他們也從車上拿下包裹,他們跟隨在大嬸的身後,大嬸給他們安排兩間相鄰的客房,大嬸又去往了前邊的飯店。柳樹隨著唐大哥走進了那間客房後,他看出三人間的客房寬闊而乾淨,隻是有張床鋪上還放置個提包,唐大哥就向柳樹提點個床鋪,柳樹就把提包放置在床鋪底下。唐大哥也把那個大背包放置在他的床鋪底下,他就坐在床鋪上說:“柳樹,將娜麗和你嫂子的三人間裡沒外人,咱們這三人間中還有個外人,他像是來趕廟會的攤主,他現在沒有在屋。”

柳樹坐在床鋪上問:“大哥,你從前趕過古特縣的各個大集嗎?”

唐大哥說:“柳樹,我們那幾年也在古特縣趕過大集,黃土山就是星期三的大集,大集就在那個廟會現場。這個縣完全都是山區,鄉鎮與鄉鎮之間的路途很遠,我們隻在這個縣趕過半年大集,我們知道黃土山的大集上賣貨,我們連著在這裡趕了三年的大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瓦洛蘭沒事 華娛從藝校開始 說好當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夏夜有癮 死亡方程式 猛詭宿舍,納妾就變強 重生之e7我是烏龜王 廢柴嫡女的逆襲 年代炮灰,靠神豪係統科研強國 搶救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