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第353章場刊最高分與大熱門
第353章場刊最高分與大熱門
一開始,記者們提的問題,主要還是針對電影劇情展開。
他們尤其對遊苯昌和呂鐘感興趣,因為兩個演員確實貢獻了非常優秀的表現。
媒體想了解兩位演員的過往經曆。
而這兩位老戲骨的經曆,那叫一個豐富。
陳麟風在翻譯遊苯昌回答的時候,特意多提了一嘴《濟公》,將老爺子稱為華國的國民級演員。
這就等於是定了性,眾多海外記者都這麼記下來。
陳麟風這麼做,也算是提前打個預防針。
真要他和張導沒那個運氣拿大獎,說不定這波操作能幫著爭取一下影帝。
呂鐘老師的演技和經曆當然也十分不俗,但畢竟沒遊老爺子這麼突出。
也有記者關心兩個導演的事。
“請問c,你和張一謀導演,在劇組中到底誰更重要一些,如果遇到不可調和的爭執,以誰為主呢?”
陳麟風和張一謀對視一眼,這個問題他們早就商量過了。
“我們倆在開拍之前就做好了分工,我負責劇情、製片和演員表演,張導負責攝影、燈光和美術風格。
我們兩個並沒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爭執,所以如果論重要性,那隻能是同等重要。”
張一謀也附和道,“是的,陳導在劇情的把控上,是國內頂尖,而我在鏡頭語言上,比較有自信。
我們在拍攝過程中,都能做到尊重對方的長處,同時加以學習。
《夕陽》這部作品,正是我們兩人共同完成的,沒有誰更重要一說。”
這話基本上就算是蓋棺定論了。
兩個人都這麼說,不給外界留一點模糊的空間。
再看宣傳海報或者廣告畫,兩人不管是照片還是名字的排布,都是並駕齊驅的處理方式。
看來是很難挑起話題了,在場的部分記者,遺憾的想。
除了《夕陽》這部分話題,也有國內記者問到了陳麟風新片的問題。
陳麟風如實回答。
這就讓海外一些,之前不知道消息的記者眼睛發亮。
金獅獎導演和房龍的合作,也是不小的話題啊。
此外,張一謀的新片處於籌備的消息,也被各路的媒體所獲知。
這就是戛納的好處,在這裡,很多信息很容易就傳到世界各處。
之後的幾天,隨著《夕陽》不斷的放映。
名聲和口碑也逐漸傳來,很多新聞媒體、各種雜誌,都給這部作品很高的評價。
兩位大導合作,電影劇情又極具深度與畫麵美感,演員的表現堪稱完美。
在不少人看來,這是一部完美之作。
最關鍵的是,它極其符合戛納的喜好。
看過往例子就知道了,戛納電影節往往會對探討愛與情感、生死等話題的電影,有所偏向。
而《夕陽》幾乎全都符合。
也因此,很多媒體都將其視為今年的最大熱門。
場刊評分甚至給到了3.4分。
要知道,這個媒體場刊評分,是多家媒體的評論打分,最高分也才4分,這個分數已經是難以想象的高了。
陳麟風回憶了一下前世,原作《愛》好像是3.3,看來老謀子的加成還是提現了出來。
說到這個分數的含金量,從有些年份,整個戛納電影節都沒有超過3分的電影,就可以窺知一二。
國內關注戛納的影迷或粉絲,簡直要樂瘋了。
這是不是代表要穩拿獎了?
隻有陳麟風一點興奮勁都沒有。
總說大熱必死,不會被我趕上了吧。
唯一能讓他略微感到安慰的,是《白絲帶》相關的新聞。
不知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媒體在著重報道,《白絲帶》導演哈內克,和評審團主席伊莎貝爾的師生關係。
有人篤定說,伊莎貝爾會因為這層關係,把恩師推到金棕櫚的位置上去。
一開始隻有少數媒體這麼報道,隨著時間推移。
尤其是《白絲帶》拿到3.3的場刊高評分,加之《夕陽》3.4分,形成對立局麵之後。
這樣報道的媒體就愈發的多了。
在他們看來,《白絲帶》先天優勢太大了,需要給它降降溫。
這貼合他們這些無冕之王,施行“正義”,發揚“真善美”的傳統。
當然,話題度與熱度,也是他們追逐的目標。
然而,這就讓伊莎貝爾坐蠟了。
她狠狠的拍著桌子,“到底是誰在背後說我壞話?”
與之在一起的,還有戛納電影節的掌門人蒂耶裡福茂。
他也深覺此次輿論的苗頭不對。
也因此,福茂是專門,來找伊莎貝爾商量此事的。
在他看來,這事不難解決,隻要伊莎貝爾在最終投票時,有所回避就可以了。
如果《白絲帶》真的質量優秀,其他評委也同樣會力推的,這樣會少很多不必要的爭端。
從07年開始,福茂接手戛納電影節工作以來,一直戰戰兢兢,謹小慎微。
他不希望戛納的聲譽在自己任職期間,受到損壞。
然而,這個提議遭到了伊莎貝爾明確的拒絕。
福茂了然,看來報道中說的,不是空穴來風。
這不行,福茂目光堅定。
隨後,房間中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