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幾年以後,一個綜藝節目,放到大熒幕上,都能賣上億。
現如今已經是國內電影市場起勢的開始,拿票房比前幾年要容易多了。
而且,小龍的劇組畢竟是在認真拍電影,故事也不糊弄人。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不算讓人意外。
陳麟風在電話裡勉勵了幾句,讓他彆鬆懈,朝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以後說不定到哪部片子,積累夠口碑,票房一下子就爆了。
石小龍連連點頭,然後就感覺不對勁,怎麼又變成自己受教育了。
然後他反過來給陳麟風交待注意事項,讓他彆在好萊塢待時間太久了,中間穿插著也得回國拍戲。
陳麟風不服,繼續教育回去。
兩人無限循環,在電話裡鬥起來。
……
到這個月月中,《夕陽》上映夠一個月下畫,總共票房隻拿了200萬。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不到十個放映場館,這個票房說起來已經很不少了。
陳麟風根本沒指望,前期能在北美賺到什麼票房。
隻是國內有些媒體,拿這個當成是大新聞,大肆宣揚。
說這是陳麟風和張一謀前所未有的大失敗。
有些不明真相的觀眾,還真跟著起哄。
然後被二人的粉絲教做人,根本沒掀起什麼風浪,陳麟風也不在意。
1月20日,英國電影學院,也就是俗稱的“英奧英國奧斯卡)”公布了提名名單。
《夕陽》得到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外語片獎,最佳攝影、最佳剪輯,共計7項提名。
僅次於《拆彈部隊》和《阿凡達》的8項提名。
此外,《神探夏洛克》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
這個獎項在國內幾乎沒什麼名氣,不過同樣作為奧斯卡的風向標。
三部電影正如媒體的預測,幾乎是並駕齊驅,同屬英奧的最大熱門。
漂亮國媒體關於這三部電影的炒作,愈加熱烈。
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各家在背後使力。
至少僅陳麟風知道的,《拆彈部隊》沒少買通稿。
《夕陽》也不例外。
硬蹭上三大熱門,也是很辛苦的。
除了在奧斯卡上的公關和努力。
金球獎之後,陳麟風略微降低了參加酒會、派對、放映會的次數。
因為這個時候,該投的提名票,已經投差不多了。
如今是唱票時間,雖然不知道結果如何,但已經算是第一階段的塵埃落定。
陳麟風回到劇組,安心拍戲。
直到2月2日,奧斯卡提名名單公布。
《夕陽》得到了8項提名,具體內容和英奧的幾乎一致,隻多了一個最佳藝術指導。
與此同時,《阿凡達》9項提名,《拆彈部隊》9項提名。
幾乎就是英奧的複刻。
這下媒體徹底嗨起來,還真是三足鼎立,三國亂鬥的局麵啊。
其中《阿凡達》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和《拆彈部隊》導演凱瑟琳畢格羅兩人的過往恩怨,成了熱門話題。
陳麟風的《夕陽》與凱瑟琳畢格羅的《拆彈部隊》,同屬一家發行公司,也被重點報道。
再然後,《阿凡達》劇本簡單,過於商業,科幻片不配拿奧斯卡的話題,也被人熱議。
競爭一下子進入白熱化。
以上的報道,根本讓人分不清,到底哪個消息,是背後哪一家發的。
陳麟風就懷疑過,關於《阿凡達》科幻拿不了奧斯卡,是其自己買的通稿。
感覺像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套路。
再然後,《洛杉磯時報》上,出現關於《夕陽》的不利報道。
說拍攝過程中,為了趕進度,劇組肆意壓榨人工。
接著《紐約時報》則批評《拆彈部隊》不夠文藝,藝術水平比《夕陽》《白絲帶》這樣的作品差遠了。
而且商業成績也不夠,全靠營銷主旋律在評委那拿分。
“《阿凡達》除了技術超前,故事平平無奇,也沒有優秀演技加持,更像是個單腿行走的怪人。”
《華盛頓郵報》同樣把《阿凡達》批的不值一提。
剩餘的《白絲帶》《弱點》《無恥混蛋》……
隻要出現在提名名單裡的作品,都突然不被人認可了一樣,出現了很多貶低的言論,或者劇組成員黑曆史。
大家打成了一鍋粥。
不過局勢雖然很亂,但陳麟風自始至終都很清楚。
《夕陽》該怎麼做。
最佳導演的最大競爭對手,是《拆彈部隊》無疑。
這方麵,對方不出錯,應該是沒戲的。
主旋律政治正確太無敵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