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第414章拉高大盤?首映開始
第414章拉高大盤?首映開始
這時市場部經理想了個主意,“要不咱們和對麵講和吧,大家題材上本來就沒有什麼衝突,隻是排期離的比較近罷了。
彆看陳導的新電影排片這麼高,說不定他們也在發愁後兩周的情況呢。”
“這有什麼可講和的,咱們又沒有怎麼他,最多在背後使使勁,這種手段誰沒用過,根本不算事。”王忠磊眼一瞪,理直氣壯的說道。
“對對對,小王總您說的沒錯。”經理也不反駁。
王忠軍想到什麼,示意手下,“小張,你繼續講,怎麼個沒有衝突?”
經理解釋自己的思路,“一個是動作片,一個是災難片,本質上這兩類電影的受眾,重合度算不上太高。
我分析過好萊塢的市場,他們那邊不是說兩個大熱電影碰一塊,就沒法玩了。
有時候,因為兩部電影質量都很好,反而會讓觀眾覺得如今的市場狀況好,興起觀看興趣,拉高整個大盤。”
馮曉剛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靠營造氛圍拉高大盤?”
“是的,馮導,國內市場此前容量不夠,但今年影院數增長很快,原則上是能夠容得下兩部大片的,尤其我們這兩部其實是有錯開時間的。”
王忠軍神思之後,把還剩一半的煙按在煙灰缸裡,“你這個法子好,我這就打電話給韓山平。”
麒麟影視總部。
陳麟風、梅姐、鄭誌浩等人,也在商議《颶風營救》和《唐山大地震》的排期問題。
一開始陳麟風也沒覺得這兩者會有什麼衝突,但現在《颶風營救》排期搞這麼高,他自然也會抱更高的期望,不希望後兩周受太大的影響。
“要我說,咱們考慮這個沒用,時間定死了,排片這個問題又是伱多點我就少點,照目前來看,咱們這已經是收益最大化的做法了。”
“孫總說的沒錯,電影市場就這麼大,本就是零和博弈。”鄭誌浩也是這個想法。
“那可不一定,電影市場多少還是會有波動的,不能小看觀眾的主觀能動性。”
不過雖然這麼說,陳麟風也不覺得有更好的辦法。
《颶風營救》先上映,已經占到便宜了,不能苛求更多。
陳麟風還想問問鄭誌浩貓眼那邊的情況時,電話響了。
他拿起一看是韓山平打來的,於是示意其他兩人先聊著,自己走出去接電話。
“喂,韓總。”
“是這樣,王忠軍剛才打電話給我了。”韓山平開門見山。
“他提到了暑期檔你們兩家電影排期過近的問題。”
“嗯,他具體是怎麼說的?”
韓山平頓了頓,“一開始當然是埋怨你占的太多了,說這種是擾亂市場的行為,不應該提倡。”
陳麟風隻當放屁,根本不在意,“然後呢?”
“然後他提到了一個想法,電影市場也不是說就不會變,兩部電影都是好片子,如果宣傳得當的話,完全可以把一些,本來不打算看電影的人群,也引進電影院,兩家都能因此受益。”
華藝那邊有能人啊。
陳麟風心裡閃過這個念頭,其實他剛才也想過這個法子。
很多時候,不是電影市場的容量不夠,而是觀眾對市場上的電影失去了信心,不想去看而已。
後世疫情後,基本就屬於這種情況。
《戰狼2》則屬於是突破當前正常市場容量的極端例子,非常少見。
另一個例子是《阿凡達》,都是能把久不看電影的人,拉進電影院的現象級作品。
至於如今,如果按照前世的數據,今年的國產電影單片極限,應該是6億出頭,更高的話,就很難了。
想要拉高大盤,其實是很難的。
陳麟風詳細問了下韓山平,了解華藝那邊的措施。
“單靠宣傳啊。”他在心裡嘟囔著,感覺用處應該不是很大。
如果宣傳有用,那未免太簡單了,後世哪一家影視公司不會用。
隻是考慮到現在的觀眾們還處於傻白甜時期,說不定比較容易上當?
“那行,我同意和華藝合作試試,不管怎麼說,總沒有壞處。”
韓山平大喜,“那就這麼說,我再去聯係華藝那邊。”
他還是希望國內的這幾個龍頭能夠和氣一些,如今好萊塢電影衝擊國內市場的趨勢已經顯現,這時候正是一致對外的時候。
陳麟風聊完電話,回來把事情講述了一遍。
“《唐山大地震》應該也是不錯的片子,和《颶風營救》也不是一個題材,從這一點上說,雙方確實是有合作基礎。”
之前說到的今年正常電影的單片極限,其中就包括《唐山大地震》,前世6.5億的票房,還是很頂的。
梅姐和鄭誌浩都不反對,這種事沒有什麼壞處,值得嘗試一下。
隨後幾天,雙方各自出人,商量好宣傳的口徑,然後把時間定在了《颶風營救》上映一周後。
這時候《颶風營救》已經上映,《唐山大地震》也會舉辦一場點映。
能夠看到正片,大家都有的吹,否則憑空來吹,就太虛了。
此外,發售一個月的《命運3》,首月銷量數據也出來了。
230萬本的銷量,已經遠超前作,雖然和《無限世界》相比沒那麼驚豔,但兩者條件不同,也不能這麼簡單的拿來對比。
對於一直關注陳麟風小說作品的人來說,這本書相比之前的作品,又有突破。
首先就是寫作風格和主角人設,從正統熱血善良主角,變成了帶點搞笑。
雖然角色內核還是一樣,但行文風格的變化,使得感官變化巨大。
當然啦,這畢竟是後世已經發展成熟的人設類型,陳麟風往裡縫了槐詩、呂樹等著名主角的人設。
看起來,確實比較有新意一些。
理所當然的,網文屆也開始有人往這方麵努力學習。
其實這時候,正是《鬥破蒼穹》大火的時間段,本來大家都在學廢柴流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