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漸高,慢慢的亮了,能看得見路了。
慧娘一行人終於到了城門口。
守城的士兵剛剛打開城門,遠遠地就看見有一行人朝著這邊來了。
揉了揉眼睛,嘟囔著:“來的可真早啊。”
他們才剛開城門呢。
“進去吧。”
到了跟前,沒有在意他們說的什麼,隨便擺擺手,就讓他們進去了。
幾人到了地方,那官員還沒到,隻能蹲在門口等待。
一邊等待,一邊觀察這邊的街道。
小攤都慢慢的擺了出來,
熱氣開始蔓延,香味漸漸地傳了出來。
雖然剛吃過飯,但是吳老三的肚子還是悄悄地叫了兩聲。
很羞澀的看了兩眼身邊的人,沒有發現,暗暗鬆了一口氣。
“蹲在這乾嘛呢。”
門從裡麵一打開,小官就看到了三個人蹲在門口。
皺著眉嗬斥。
蹲在官府門口,像什麼樣子。
官府又不是菜市場,蹲著挑菜呢。
也不是看戲的地方啊。
“誒,我們來辦證明,孩子滿三個月了。”
吳老二指著福丫說道,順便從兜裡掏出一張紙。
是村長蓋了章的,證實這個孩子已滿三月。
“行,進來吧。”
小官接過看了一眼,確實是公章,於是把他們請了進去。
證明不難辦,甚至很快就辦好了。
手裡抓著熱乎乎新出爐的證明,上麵用小楷寫著福丫的名字:吳佳怡。
慧娘把紙疊好遞給吳老三。
他接過,塞進衣服內兜裡。
“行了,你們逛,記得早點回去,我去酒樓了。”
因為家裡一下子四個孩子都要送去學堂,吳老二更加不敢輕易告假了。
本來就填不上窟窿了,還要告假的話。
那就真的是不知道何時才能攢夠給孩子上學堂的銀子。
現在是夠四個孩子兩年的,那以後呢?
他還是得認真一點啊。
“好。”
吳老三看著二哥往酒樓的方向走去,他問慧娘:“咱去哪裡買硯台?”
不是說要給家義買個硯台嗎?
慧娘拍了拍他的手臂,微微抬頭示意他往右邊看。
右邊正有一家書店。
想來應該是賣這些東西的。
大早上的,她已經看到有好幾個衣著樸素的年輕人捧著書本進來,然後又走。
想來這家店的價錢應該不會太高吧?
“您好,買點什麼呢?”
店裡的小二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長得很乾淨,穿的也很乾淨。
看著就讓人感到舒爽。
“我來給家裡孩子買個硯台。”
慧娘環住了福丫,還是有一點緊張。
往常像這種讀書人聚集的地方,她是不敢進來的。
不過,這邊給她的感覺有點不一樣。
沒有那種隔著老遠就睥睨到看不起老百姓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