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許遠:同守睢陽,抗擊叛軍_中國古今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古今名人傳 > 第59章 許遠:同守睢陽,抗擊叛軍

第59章 許遠:同守睢陽,抗擊叛軍(1 / 2)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在盛世的背後,隱藏著諸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自唐玄宗開元後期起,唐朝的政治生態逐漸惡化,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平衡被打破,地方節度使權力膨脹,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麵。

安祿山,這個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異族將領,憑借著多年積累的軍事力量和陰謀手段,於天寶十四年755年)公然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率領著十七萬叛軍,一路勢如破竹,迅速向南推進。由於唐朝內地長期和平,軍備鬆弛,叛軍很快就突破了邊境防線,深入大唐腹地。

“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朝的社會秩序瞬間陷入混亂,人民生命財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城鎮和村莊被摧毀,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長安和洛陽作為唐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在叛軍的一路狂飆下,相繼淪陷。安祿山在洛陽稱帝,企圖建立自己的偽朝,將唐朝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唐朝的統治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唐朝的平叛戰爭也由此全麵展開,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較量在華夏大地展開,而許遠,就是這場波瀾壯闊戰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與張巡共同堅守睢陽,譜寫了一曲英勇抗敵、氣壯山河的壯麗篇章。

一、許遠生平概述

一)早年經曆

許遠,字令威,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陽西南)人,是唐代名臣和將領。許氏家族在吳越之地為世代顯族,許遠的家族曆史可以追溯到其曾祖父許克華。許克華,字憲,為避地睦州桐廬,娶陳氏,生子許峴。其家族在當時以儒雅傳家著稱,“世為儒,少孤,以先人善書名世,因篤誌力學,遍閱藏書,通曆代史”,許遠在這樣的家族氛圍熏陶下,自幼便對曆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許遠少年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華與誌向,他勤奮好學,“好學有才能”,廣泛涉獵經史子集等各類書籍知識,不僅對儒家經典的精髓有著深入的領悟,還鑽研兵法,對軍事戰略布局和戰術運用等方麵均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獨特的見解。這種文武兼備的知識體係為他日後的軍事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求學過程中,許遠結識了一些誌同道合的友人,他們經常一起探討國家大事,議論時政風雲。許遠憑借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政治見解,在友人中嶄露頭角。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關心民間疾苦,展現出了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二)踏入仕途

許遠早年考中進士,開始步入仕途。最初,他在各地擔任一些地方官職。在任職期間,許遠展現出了出色的治理能力和清正廉潔的為官風範。他關心民生,致力於改善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許遠積極推動農業生產,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通過一係列措施使當地的糧食產量得到顯著提高,百姓生活也逐漸富足起來。

在治安管理方麵,許遠注重打擊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他建立了嚴密的治安防控體係,組織民眾加強巡邏防範,有效地遏製了盜賊惡霸的囂張氣焰,使得當地的社會治安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因其政績卓著,先後受到當時皇帝的嘉獎和提拔,逐步晉升至虢州刺史等重要地方官職。

許遠在虢州刺史任上,更是充分展現了他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治理智慧。虢州地處中原要衝,戰略地位重要,但當地卻麵臨著諸多問題,如土地兼並嚴重、百姓流離失所等。許遠到任後,深入了解當地實際情況,製定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通過重新丈量土地、調整賦稅政策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土地兼並問題,使得一些貧困百姓得以重新獲得土地,安居樂業。

許遠深知教育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在虢州積極興辦學校,推廣教育。他邀請知名學者前來任教,修繕學府設施,為當地學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他的努力下,虢州的文化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人才輩出。這一係列的舉措不僅促進了虢州地區的繁榮穩定,使當地百姓對他感恩戴德,也贏得了朝廷的高度認可與讚譽。

二、許遠與睢陽保衛戰

一)睢陽的地理位置與戰略重要性

1.地理形勢

睢陽,位於唐朝疆域的中原地區,其地理形勢得天獨厚。它的西部緊鄰秦山山脈,山脈連綿起伏,猶如一道堅實的屏障,阻擋了來自西北方向的入侵。秦山山脈地勢險要,山峰陡峭,地勢錯落有致,為睢陽城提供了天然的防禦優勢。東部則是廣袤的平原地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孕育了這一方人民。睢水如一條蜿蜒的巨龍,貫穿睢陽城而過,將古城分為南北兩部,河水清澈,波光粼粼,不僅為當地農業灌溉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沛的水源,還對城市的防禦起到了重要的戰略作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睢水自城外流入,經過城內縱橫交錯的渠道後,再緩緩流出。這些渠道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複雜的水網體係。河流與溝渠相互連接,構成了堅固的防禦屏障。當叛軍進攻睢陽時,睢水及其支流成為了抵擋敵軍騎兵的重要防線。敵軍難以在狹長的河道中展開大規模騎兵衝擊,且城牆依托睢水而建,使得叛軍的進攻路線受到極大限製,增大了其作戰難度。

睢陽城不僅擁有天然的水係防禦,其地形地勢也獨具特色。城牆沿著山勢和河流走向修築,巧妙地借助地理優勢,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城東地勢稍高,形成了有利的高地,便於防守和監視敵軍動向。在城南和城北的關鍵位置,築有堅固的堡壘和烽火台,可相互呼應,形成緊密的防禦體係。一旦發現敵軍蹤跡,烽火台便迅速發信號,將情報傳遞至城中,使守軍能夠及時做好防禦準備。

2.戰略意義

睢陽在唐朝的軍事防禦體係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是唐朝在江淮地區的重要屏障,對於保衛國家的經濟命脈起著決定性作用。從經濟角度看,江淮地區是唐朝的主要糧食產地和經濟重鎮,每年提供大量的賦稅收入,支撐著唐朝的中央財政。睢陽作為江淮地區的門戶,一旦失守,叛軍將迅速南下,掠奪江淮地區的財富和糧食。屆時,唐朝的財政將遭受重創,無法維持長期的戰爭開支。因此,睢陽城的堅守對於確保江淮地區的經濟安全和穩定至關重要。

從軍事角度而言,控製睢陽就意味著掌控了南北交通的要道。睢陽與東都洛陽、西京長安形成了緊密的軍事聯動。它不僅是洛陽與長安的聯係紐帶,還在整個軍事防禦布局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若睢陽淪陷,敵軍可長驅直入,迅速攻占洛陽和長安,對唐朝的統治構成致命威脅。而且,睢陽周邊的地理環境複雜,河流湖泊眾多,為守軍提供了有利的防禦條件。在叛軍大規模進攻的關鍵時刻,堅守睢陽能夠極大地牽製敵軍主力,分散其兵力,為唐朝的後續反擊創造有利條件。

二)許遠和張巡的協作

1.兩人的結識與合作

許遠,這位出身顯赫的官員,在踏上仕途的坎坷旅途中,曆經風雨磨礪,逐漸展現出非凡的軍事素養與領導才能。他身材魁梧,目光堅毅,自幼習文練武,對兵書戰策鑽研頗深,心中始終懷揣著對家國的赤誠與擔當。而張巡,年少成名,以文才武略聞名於世,為人正直果敢,心懷天下。他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尤其精通《易經》《孫子兵法》等經典著作,深知兵不厭詐、用兵如神之理。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兩人皆立誌以身許國,為社稷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而奮鬥。

許遠與張巡的相識,源於命運的安排和共同的理想抱負。早在許遠擔任虢州刺史之前,張巡已在多地任職,以清正廉潔、勤政為民而聞名。許遠聽聞張巡的事跡後,對他十分欽佩,暗自希望有朝一日能與其並肩作戰。後來,許遠調任睢陽,此時正值安史之亂爆發,局勢動蕩不安。張巡也被朝廷任命為睢陽太守,二人終於得以會麵。初次見麵,許遠便被張巡的雄才大略和堅定信念所折服。他誠懇地說道:“張將軍心懷社稷,忠勇無畏,遠欽佩已久。今叛軍肆虐,睢陽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還望將軍與遠攜手並肩,共衛睢陽,保一方安寧。”張巡望著許遠,目光堅定,回應道:“許大人憂國憂民,令人感慨。我張巡定當與大人齊心協力,共抗叛軍,儘吾所能,護睢陽百姓於危難之中。”兩人一番交談,彼此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都視對方為知己。

2.作戰策略與分工

在製定睢陽保衛戰的作戰策略過程中,許遠和張巡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智慧和協調能力。他們經過深思熟慮與反複研討,製定了符合睢陽實際情況的策略。

許遠注重運用地形優勢構建堅固的城防體係。他帶領士兵們依憑睢陽城的自然地勢,完善和加固城牆防禦工事。他指揮士兵沿著睢陽城的周長挖掘了多條護城河,並在河上設置了吊橋、陷阱等防禦設施,使叛軍難以輕易接近城門。為了增強城牆的防禦能力,他親自參與監督城牆的修繕工作,確保城牆的每一處都堅固無比。同時,許遠深知心理戰的重要性,他下令在城牆上插滿了旗幟,製造出一種兵多將廣、嚴陣以待的假象,迷惑敵人。

而張巡在戰術指揮上更為靈活多變。張巡經常采用突襲戰術,帶領一小股精銳部隊,趁著夜色掩護,出其不意地襲擊叛軍營地的薄弱環節。張巡會利用叛軍排兵布陣的漏洞,指揮士兵們快速突入敵陣,打亂叛軍的部署,使其首尾難以相顧。他會趁著叛軍營地防守鬆懈、士兵們疲憊不堪的時機,突然發動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予叛軍沉重的打擊。

此外,張巡善於使用心理戰術,瓦解敵軍士氣。他利用各種手段,向叛軍散布謠言,擾亂其軍心。有時,張巡會偽裝成百姓出城砍柴或采藥的樣子,接近叛軍營地,暗中觀察叛軍的情況,尋找可乘之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睢陽保衛戰的艱苦過程

1.初期戰鬥

叛軍在安祿山的指揮下,氣勢洶洶地向睢陽撲來。許遠和張巡臨危不懼,迅速組織軍民投入到戰鬥中。在叛軍初期的進攻中,他們憑借著一股勇猛的氣勢,不斷地對睢陽城發起一輪又一輪的猛攻。然而,許遠和張巡領導下的守軍毫不退縮,憑借著堅固的城防和頑強的意誌,一次次地擊退了叛軍的攻勢。

當時,城外的叛軍如潮水般湧動,喊殺聲此起彼伏。叛軍的騎兵在城下橫衝直撞,步兵則扛著雲梯、拋石機等各種攻城器械,試圖突破城牆防線。許遠站在城樓上,目光堅定,冷靜地指揮著防禦戰鬥。他深知防守的重要性,親自督促士兵們加固城牆、修補破損之處,確保防線穩固。在他的指揮下,士兵們士氣高昂,有條不紊地應對著叛軍的攻擊。張巡則在城牆上巡視,他密切關注著叛軍的動向,及時調整防禦部署。當看到叛軍的雲梯靠上城牆時,他一聲令下,守軍們猛力向下投擲滾木礌石、弓箭,砸向雲梯上的叛軍,讓他們紛紛摔落下來。同時,一些守軍還用鉤杆插入叛軍拋石機的關鍵部位,使其失去作用。在激烈的戰鬥中,儘管叛軍人數眾多,但他們始終無法攻破睢陽城。許遠和張巡的頑強抵抗,讓叛軍陷入了困境,他們開始調整戰略,尋找新的突破點。

2.物資匱乏與艱難堅守

隨著戰鬥的持續進行,睢陽城逐漸陷入了物資匱乏的困境。長時間的圍城使城內的糧食、彈藥等物資所剩無幾,百姓和士兵們麵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許遠和張巡意識到,堅守睢陽不僅考驗著士兵的戰鬥力,更考驗著他們的智慧和毅力。

為了緩解物資危機,許遠四處奔走,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他一方麵組織士兵在城內進行艱苦的勞動生產,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儘可能地增加糧食產量。儘管城市空間有限,但他們還是想儘辦法劃出了一些農田,開墾出了不少菜地,以補充城內食物的短缺。同時,他還派遣部分士兵外出尋找可食用的植物和野菜,儘量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


最新小说: 小撩精太黏人,被偏執校草親哭 一個出馬仙自述真實經曆 被傻白甜攻略後,我成了世界首富 最強宗門:我忽悠女帝當牛馬 影像中的審判 我用紅楓染流年 末世財閥:開局被重生女主倒貼 渣夫陪她生產當晚,我捧女兒骨灰殺瘋了 年代,重生不當舔狗開局被嘎腰子 他究竟覺醒了多少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