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金碧輝煌、裝飾著無數璀璨珠寶,熱鬨非凡的宴會廳裡,皇帝端坐在由純金打造的龍椅之上,看似全神貫注地欣賞著場中歌姬們曼妙的舞姿與樂師們悠揚的樂曲,然而,他的內心卻早已被一股難以名狀的煩躁情緒緊緊纏繞。他眉頭微微蹙起,眼神不時地越過繁華的場景,飄向遠方,仿佛心中正被某種沉重的憂慮所占據,難以釋懷。
一旁的嘉貴妃,身著華麗的宮裝,頭戴璀璨的珠寶,她那雙敏銳而聰慧的眼眸輕輕轉動,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瞬間捕捉到了皇帝內心的波動。她心中暗自思量,很快就猜到了皇帝心思不寧的緣由。於是,她巧妙地調整著自己的姿態,悄無聲息地靠近皇帝身旁,用隻有他能聽到的聲音,溫柔而關切地說道:“陛下,臣妾瞧您今日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莫非是仍在為皇貴妃馨瀾的安危而掛念?”
皇帝聽到嘉貴妃的話語,微微一愣,隨即輕輕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憂慮,輕聲歎道:“皇貴妃馨瀾如今身懷六甲,而且據太醫所言,她腹中所懷的竟是一對珍貴的龍鳳胎。朕身為天子,卻在這關鍵時刻無法陪伴在她身邊,心中怎能不擔憂呢?”說著,皇帝不禁又深深地歎了口氣,那張威嚴的臉上滿是關切與憂慮之色。
嘉貴妃正要開口安慰皇帝時,忽然間,隻見永壽宮的掌事嬤嬤步履匆匆地趕來,她神色略顯慌張,額頭上還掛著幾滴汗珠,顯然是有急事相告。她跪倒在皇帝麵前,聲音略帶顫抖地稟報道:“啟稟陛下,繼後娘娘所出的四公主剛剛又擅自前往永壽宮了。而且,瞧著她那臉色陰沉,似乎心中藏著什麼不滿與怨懟,實在是讓人憂心不已啊!”
聽到這話,皇帝心頭猛地一顫,額頭上也不禁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來。他深知,皇貴妃即將臨盆生產,這可是宮廷中的頭等大事,容不得半點差池。可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繼後的女兒四公主卻屢屢往永壽宮跑,還擺出一副如此難看的臉色,這怎能不讓他感到憂心忡忡呢?
皇帝忍不住在心裡暗暗咒罵道:“繼後這個不祥之人,自從她入宮以來,就沒給朕帶來過什麼好事!如今更是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管教不好,讓她這般肆意妄為,全然不顧及手足之情與宮廷的規矩!”想到此處,皇帝的眉頭緊緊皺起,那張威嚴的臉上滿是怒容與不滿。
嘉貴妃見到此情此景,心中不禁一緊。她深知皇帝的脾氣與性格,知道此刻勸解需謹慎。於是,她趕忙上前一步,誠惶誠恐地勸解道:“陛下請息怒啊!依臣妾看,四公主畢竟年紀尚小,心性未定,興許隻是一時貪玩或是受到了什麼人的挑撥,才做出這等不合規矩之事。小孩子嘛,總難免有些任性與衝動,未必就存有什麼惡意呀。”
然而,皇帝聽後卻是麵色陰沉如水,冷哼一聲說道:“哼!那丫頭平素裡便對馨瀾受寵之事心懷妒意,此番這般行徑,恐怕就是想要趁著這混亂之際惹出些事端來!朕絕不能容忍她如此胡作非為!”說罷,皇帝眉頭緊皺,毫不猶豫地站起身來,當即決定要親自趕赴永壽宮一探究竟。
一時間,宴會廳內眾多宮女太監們紛紛簇擁著皇帝匆匆趕往永壽宮。他們或提燈籠照明,或手持扇柄驅趕蚊蟲,場麵混亂而緊張。待到眾人抵達永壽宮時,眼前所見的情景令皇帝不禁大吃一驚。
隻見四公主正站在那裡,臉上流露出一副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的神情,仿佛剛剛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的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仿佛在說:“看吧,我成功了。”
而就在此時,從永壽宮內突然傳出一陣驚慌失措的呼喊聲:“快來人啊!皇貴妃要生了!”周圍的侍女和太監們驚慌失措,連忙呼喊起來。一時間,永壽宮內亂作一團,眾人忙著為皇貴妃準備接生事宜。
而四公主呢,她意識到自己闖下了大禍,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她本想趁亂逃跑,可一想到皇上那威嚴的麵容和嚴厲的懲罰,她的腳步便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
“要是她跑了,皇上不得扒了咱們的皮啊!”一位負責看守四公主的侍女緊張地喃喃自語。她深知皇上的脾氣,對於傷害皇貴妃和龍嗣之人,是絕不會輕饒的。
皇帝心中一震,目光如炬,緊緊鎖定在那得意忘形的四公主身上,仿佛要看穿她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大步流星地走向前,聲音低沉而威嚴:“四公主,你這是在做什麼?”
四公主被皇帝的氣勢所震懾,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但她仍試圖強作鎮定,支支吾吾地回答:“兒臣……兒臣隻是來看看皇貴妃。”
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怒目圓睜,目光如炬地盯了四公主一眼,那眼神中既有憤怒也有失望。四公主被這一瞪,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了一步,但眼中那抹得意仍未完全消散,似乎還沉浸在自己製造的混亂之中。
“看看?”皇帝冷笑一聲,“看看你母親是如何教導你尊重皇貴妃,看看你如何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還想著製造混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音未落,永壽宮內再次傳來急促的呼喚,顯然皇貴妃馨瀾的生產已經迫在眉睫。皇帝無心再與四公主糾纏,他怒視了四公主一眼,轉身對隨行的太監總管李公公命令道:“將四公主帶回她的寢宮,沒有朕的旨意,不許她踏出房門半步!”
李公公領命,立刻指揮幾個太監上前,將試圖反抗的四公主強行帶走。皇帝則快步走進永壽宮,留下一眾宮人麵麵相覷,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嘉貴妃見狀,急忙吩咐身邊的侍女:“快去通知太醫院,讓他們所有太醫即刻到永壽宮待命,不得有誤!”說完,她也緊隨其後,準備協助處理這一突如其來的危機。
永壽宮內,燭光搖曳,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期待的氣息。產婆和侍女們忙成一團,皇貴妃馨瀾躺在床上,臉色蒼白,額頭布滿了汗珠,但她的眼神中卻透露出堅定與堅強。皇帝走進房間,一股溫暖的力量仿佛瞬間填滿了整個空間,他走到馨瀾床邊,緊緊握住她的手,輕聲安慰:“瀾兒,彆怕,朕在這裡。”
馨瀾勉強擠出一絲微笑,雖然疼痛難忍,但她的眼中閃爍著對皇帝的信任與依賴。產婆見狀,趕緊催促皇帝退到一旁,以免妨礙她們的工作。皇帝雖心有不舍,但也明白此刻不是兒女情長之時,隻好退到外邊,焦急地等待著。
永壽宮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一片緊張而肅穆的氛圍。隻見禦醫們身著錦衣華服,卻難掩臉上的凝重之色,他們穿梭於宮室之間,手中緊握著各式各樣的藥箱和器具,步履匆匆。其中,太醫院的蔣太醫更是引人注目。他年約五旬,須發皆白,臉上溝壑縱橫,寫滿了歲月的滄桑。他手持銀針,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每一根針都承載著無儘的生命之力。他時而蹙眉沉思,時而迅速出手,每一次動作都透露出他深厚的醫術底蘊和臨危不亂的沉穩。
接生姥姥們則是經驗豐富,她們身著粗布衣裳,臉上溝壑縱橫,眼中卻閃爍著母性的光輝。她們或安撫著痛苦掙紮的皇貴妃,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撫摸著她的額頭,傳遞著溫暖與力量;或忙碌地準備著接生所需的一切,用嫻熟的手法整理著被褥和器具。
一位年長的姥姥走到蔣太醫身旁,低聲問道:“蔣太醫,您看皇貴妃這情況,孩子能順利生下來嗎?”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擔憂和期盼。
蔣太醫歎了口氣,眉頭緊鎖:“難產之兆已顯,加之早產半月,情況實在危急。我已命人煎製催產藥,但願能助皇貴妃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