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賞賜
然而,皇帝並未給予烏拉那拉氏絲毫繼續辯解的餘地,他的言辭猶如冬日寒風中的冰刃,帶著刺骨的寒意與毋庸置疑的堅定,冷冷地截斷了她的話頭:“夠了!朕的雙耳已飽受你無休止狡辯的折磨,李公公早已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絲不苟地向朕稟明。而你對待嬿婉那咄咄逼人的蠻橫態度,朕亦親眼所見,那場景至今曆曆在目,猶如昨日。皇後,你身為後宮之首,母儀天下,本應以身作則,展現出寬宏大量的氣度與以德服人的風範。然而,你卻如同市井中的潑婦一般,恃強淩弱,肆意踐踏他人的尊嚴,這豈是皇後應有的作為?”
“朕記得,自孝賢皇後仙逝之前,嬿婉便一直如影隨形地侍奉在其左右,深受孝賢皇後遺風的影響,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透露出端莊賢淑、溫婉可人的氣質。而你,作為一個繼後,難道還妄自尊大地認為,自己比朕的原配發妻孝賢皇後更加懂得如何治理後宮,更加精通後宮的規矩與禮儀嗎?你須知,真正的尊貴與威嚴,絕非靠欺淩弱小來彰顯,而是需要擁有一顆寬廣的心胸,一份對所有人的尊重與理解。你今日之行徑,實乃大失體統,有負朕之厚望。”
皇上此言一出,整個翊坤宮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眾人的呼吸都變得異常小心,生怕驚擾了這沉重的氛圍。烏拉那拉氏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她萬萬沒想到皇上竟會搬出孝賢皇後來壓製她,這無疑是在她本就搖搖欲墜的尊嚴上又狠狠地踐踏了一腳。她的雙膝一軟,險些跌倒在地,幸虧身旁的宮女眼疾手快,及時扶住了她。
“皇上……臣妾……臣妾真的知錯了啊。”烏拉那拉氏的聲音中帶著絕望的顫音,她抬起頭,眼神中滿是祈求與悔意,“臣妾一時被怒火衝昏了頭腦,才會做出如此糊塗之事。求皇上念在臣妾多年侍奉的份上,再給臣妾一次機會,臣妾定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絕不再犯。”
然而,皇上的臉上卻沒有任何動容之色,他的目光如同利劍,穿透了烏拉那拉氏的偽裝,直視她內心的深處。他知道,這位皇後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溫婉賢淑、善解人意的女子了,她的心中已經被權力和嫉妒所填滿,變得扭曲而可怕。
皇貴妃馨瀾見狀,心中雖對烏拉那拉氏並無多少同情,但麵上還是裝出一副溫婉賢淑的模樣,輕移蓮步走至皇帝身側,柔聲勸慰道:“皇上,您看這四個新人還跪著呢。今日本是她們冊封貴人的大禮之日,哪有讓人一直跪著的道理。不如就讓她們起來吧。”
皇帝聞言,轉頭看了看忻貴人、豫貴人、和貴人、誠貴人那楚楚可憐的樣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憐憫之情。“都起來吧,你們都是朕親自冊封的貴人,雖然與皇後尊卑有彆,但也不能這般被繼後磋磨。朕記得孝賢皇後在位的時候,對嬪妃的懲罰最多也就是罰跪,怎麼到了繼後這裡,令妃就得挨板子了?這成何體統!”
皇帝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柔和,他緩緩轉頭,目光掠過忻貴人、豫貴人、和貴人、誠貴人那四張梨花帶雨、楚楚動人的臉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憐憫之情。這些新入宮的貴人,本就如花似玉,嬌弱不堪,如今卻在這深宮之中,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待遇,怎能不讓他心生憐意?
“都起來吧,諸位愛妃。”皇帝的聲音溫和而有力,宛如春日裡穿透薄霧的第一縷暖陽,不僅照亮了金碧輝煌的大殿,更瞬間驅散了跪在殿前的四位貴人臉上的陰霾與心中的忐忑。他的聲音,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魔力,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安心與敬畏。
“你們都是朕親自冊封的貴人,是朕後宮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雖然與皇後在尊卑上有著天然的界限,但朕的後宮,絕非是一個可以任意欺淩、弱肉強食的地方。”皇帝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仿佛在無聲地承諾:在朕的庇護下,無人能肆意妄為。
“朕依稀記得,孝賢皇後在位之時,她對待每一位嬪妃都是那麼的寬容大度,即便是對於那些犯了錯的嬪妃,也隻是罰其跪在佛堂前思過,以此作為警示。而罰過之後,孝賢皇後還會親自吩咐人送去傷藥,生怕她們因懲罰而傷了身體,影響日後的生活。”皇帝說到這裡,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懷念與敬仰的神色,仿佛那段美好的時光就在眼前。
“然而,怎麼到了繼後這裡,竟然對令妃動用了板子?這簡直是荒謬至極!朕的後宮,何時變成了這樣殘忍無情的地方?”皇帝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怒與不解,他的目光銳利如劍,直指那隱藏在暗處、操縱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朕的後宮無規無矩,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又怎能讓天下人相信,朕能夠治理好一個國家,卻連自己的後宮都管不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責備與不滿,他的目光再次掃向烏拉那拉氏,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寒意讓烏拉那拉氏不禁打了個寒顫。她深知,這一次,自己是真的觸怒了龍顏,後果將不堪設想。
四位貴人聞言,如蒙大赦,連忙磕頭謝恩,起身時臉上已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她們知道,是皇帝的寬容與憐憫救了她們,讓她們免受了更重的懲罰。同時,她們也暗暗感激皇貴妃馨瀾,是她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她們求情,才讓她們得以脫身。
皇貴妃馨瀾見狀,心中也是暗自慶幸。她深知,後宮之中,恩寵與懲罰往往隻在一念之間,而皇帝的憐憫之心,正是她們這些嬪妃最需要把握的機會。於是,她輕移蓮步,走到皇帝身邊,柔聲道:“皇上聖明,臣妾也以為,後宮之中應以和為貴,不宜輕易動刑。今日之事,或許隻是個小誤會,不如就讓臣妾代為調解,化乾戈為玉帛,如何?”
皇帝神色冷峻,目光深邃,在烏拉那拉氏與皇貴妃馨瀾之間緩緩流轉,似在衡量,似在思索。片刻之後,他沉聲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馨瀾,你心地純良,溫婉賢淑,總是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實屬難得。自你執掌後宮以來,嬪妃們皆恭順有加,後宮事務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條,從未讓朕為後宮之事分心。如今,龍鳳胎也已周歲,更是增添了幾分祥和之氣。”
“然而,皇後烏拉那拉氏,雖貴為後宮之主,卻未能儘到應有的責任。新人闔宮覲見,本是後宮大事,卻被她弄得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但朕亦知,後宮規矩不可輕廢,皇後此次行為之惡劣,若不加以懲處,實難服眾。”
說到這裡,皇帝的語氣愈發冰冷,目光如刀,直視烏拉那拉氏:“因此,朕決定,罰你禁足坤寧宮一年,期間不得踏出宮門半步。每日需抄寫《女則》《女訓》各十遍,以此反省你的過錯,希望你能真心悔悟,重歸正道。”
言及此處,皇帝話鋒一轉,目光轉向皇貴妃馨瀾,語氣中多了幾分柔和與信任:“至於後宮諸事,就繼續由你皇貴妃執掌吧。你一直以來的表現,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相信在你的管理下,後宮定能恢複往日的寧靜與和諧。”
此言一出,整個翊坤宮再次陷入了短暫的寂靜。烏拉那拉氏的臉色已經蒼白如紙,身體微微顫抖,似乎難以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懲罰。
皇帝這一番話,既肯定了皇貴妃馨瀾過往的功績,又嚴肅處置了烏拉那拉氏,在翊坤宮內激起層層漣漪。
烏拉那拉氏聽聞懲處,整個人如遭雷擊,癱倒在地,淚水奪眶而出。她心中滿是不甘與怨恨,可麵對皇帝那不容置疑的威嚴,所有的反抗都顯得那麼無力。“皇上……臣妾……臣妾領旨。”她聲音微弱,帶著無儘的絕望,深知這一年的禁足將讓她在後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曾經的權勢與威嚴都將化為泡影。
皇貴妃馨瀾微微福身,神色端莊而謙遜:“皇上聖明,臣妾定當不負皇上所托,竭儘全力打理好後宮諸事,讓皇上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