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金碧輝煌卻暗流湧動的後宮之中,眾嬪妃們圍坐一團,聽聞皇帝竟出乎意料地冊封了一位賢嬪,頓時如投石入湖,激起層層漣漪,議論之聲不絕於耳。
“這賢嬪究竟是何許人也?竟能得此殊榮?”一位嬪妃按捺不住好奇,輕聲問道,眼中閃爍著探尋的光芒。
“聽說是個新來的,也不知使了什麼狐媚手段,竟能讓皇上如此看重。”另一位嬪妃酸溜溜地回應,語氣中難掩嫉妒與不甘。
然而,就在眾嬪妃的議論還未停歇之時,一個如同驚雷般的消息突然傳來,猶如一道閃電劃破了平靜的後宮天空——原來這位賢嬪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尊崇的封號,竟然是因為她不擇手段地爬上了皇帝的龍床!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嬪妃們中間轟然炸裂,引起了軒然大波。嬪妃們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她們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仿佛無法相信自己所聽到的一切。
“什麼?爬床?”一位嬪妃失聲驚叫,聲音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顫抖,她的手不自覺地捂住了嘴巴,似乎生怕這可怕的字眼會從她的口中再次吐出。
“真是不知羞恥啊!”另一位嬪妃憤憤不平地罵道,她的聲音在空曠的宮殿裡回蕩,帶著無儘的憤怒和厭惡,仿佛要將這後宮的屋頂都掀翻。
“這樣的女人也能被封為賢嬪,簡直是對我們這些嬪妃的一種莫大侮辱!”又有一位嬪妃附和道,她的言辭愈發激烈,毫不掩飾對這位所謂“賢嬪”的鄙夷和不滿。她覺得自己的身份和尊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噴湧而出。
“就是啊,我們雖然隻是貴人,但我們可是通過正經的選秀才得以進宮的,哪像她……”一位嬪妃插嘴道,語氣中透露出對自己身份的驕傲和對“賢嬪”的極度鄙夷,仿佛這位賢嬪的冊封是對她們所有努力的一種嘲諷。
一時間,後宮裡充滿了對這位賢嬪的指責和謾罵聲,如同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讓人無法躲避。而那位剛剛被冊封的賢嬪,也在眾人的唾棄和嘲諷中,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笑柄,仿佛她的存在就是為了供人取樂和踐踏。
就在這時,一個消息靈通的嬪妃突然高聲喊道:“聽說這個賢嬪竟然是薛太妃的宮女!而且還是賈家的女兒呢!”
她的話音未落,整個後宮就像是被點燃了一般,瞬間炸開了鍋。嬪妃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原本就喧鬨的場麵變得更加嘈雜不堪。
“我說呢,薛太妃怎麼會如此熱心地舉薦這個賢嬪,原來是有這層關係在啊!”一位嬪妃恍然大悟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恍然大悟的意味。
“哈哈,這下可真是有趣了!”另一位嬪妃冷笑一聲,毫不掩飾地嘲諷道,“薛太妃這是想給自己人謀個好前程吧,隻可惜啊,她的如意算盤打得太響,結果卻適得其反,反倒讓皇帝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就是就是!”又有一位嬪妃附和道,臉上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容,“看她以後還怎麼在後宮裡抬起頭來!”
一時間,後宮裡充滿了各種冷嘲熱諷和幸災樂禍的聲音,仿佛薛太妃和那位賢嬪已經成了眾矢之的,被眾人唾棄。
“賈家,就是那個讓自己八歲的外孫女和自己親孫子一起住碧紗籠的那個賈家?”一位嬪妃驚訝地問道,她的眼眸中閃爍著探尋與鄙夷交織的光芒,仿佛那賈家是一灘令人不齒的汙泥。此言一出,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後宮中再次激起了層層漣漪,議論之聲如潮水般沸騰起來。
“正是那個賈家。”有嬪妃肯定地回應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屑。眾人聞言,恍然大悟,紛紛露出鄙夷的神色,仿佛那賈家是什麼不堪入目的汙點,沾之即臭。
“怪不得教出這麼不知廉恥的女兒,爬床這種事都做得出來。”一位嬪妃搖著頭,語氣中充滿了對賈家女兒的鄙視和唾棄。她的手中把玩著一隻玉鐲,卻仿佛那玉鐲也因賈家的汙點而失去了光澤。
“賈家如此家風,也難怪薛太妃會和他們攪和在一起。”另一位嬪妃接口道,言辭間滿是對薛太妃的不屑和對賈家的鄙夷。她輕搖著團扇,扇麵上的花鳥似乎也在為賈家的行徑而感到羞愧。
麗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笑意,她輕聲細語地說道:“皇上隻是給了賈氏一個賢嬪的封號,可沒說冊封大典的事啊?這賈家女兒,怕是高興得太早了。”她的眼眸中閃爍著玩味的光芒,仿佛在看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正是,皇上雖賜了賢嬪的封號,可冊封大典之事,卻隻字未提。”有嬪妃接過話茬,眼中閃過一絲玩味,“這其中的意味,可值得咱們好好琢磨琢磨。”
“哼,皇上心裡明白著呢,這賈氏不過是個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怎配得上正式的冊封大典?”麗妃輕蔑地一笑,手中的扇子輕輕搖曳,仿佛在扇走什麼不潔之物,“怕是皇上也覺得,冊封她已是莫大的恩賜,至於大典,那是想都彆想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麗妃姐姐說得在理,這賈氏不過是仗著一時之寵,得了個虛名罷了。”另一位嬪妃附和道,語氣中滿是對賈氏的輕視,“等皇上新鮮勁一過,她還不是得被打回原形?”
“就是,這後宮裡,哪個不是憑真本事說話的?她賈氏若想在這後宮立足,還得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能耐。”有人冷笑道,眼中閃爍著不屑的光芒。
一個貴人接口道:“賈氏據說已經進宮十幾年了,這麼多年來,皇上去壽康宮請安的時候,賈氏都能被皇上看上,這回冊封為賢嬪,也算是熬出頭了。”
“哼,熬出頭?那也得看她能熬多久。”有人不屑地哼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嫉妒,“皇上後宮佳麗三千,她賈氏不過是個宮女出身,能得寵一時,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
“就是,再說了,皇上冊封她為賢嬪,也不過是一時興起罷了。這後宮裡,封號改來改去的,還不是皇上一句話的事?”另一位嬪妃也附和道,語氣中滿是對賈氏未來的不確定。
“貴人姐姐們說得是,這賈氏雖然得寵,但後宮裡的風雲變幻,誰又能說得準呢?”有人輕聲說道,眼中閃爍著深思的光芒,“說不定哪天,她就失寵了,到時候,還不知道怎麼收場呢。”
後宮之中,陽光透過雲層,灑下斑駁的光影,卻照不進那深藏的暗流湧動。李妃,九公主的生母,身份尊貴,言辭犀利,一如既往地在眾嬪妃中引領著話題。
“賢嬪沒有冊封大典,沒有經過永壽宮皇貴妃的訓導,她可算不得正經嬪妃。”李妃輕笑一聲,語氣中滿是嘲諷與不屑。她的話語如同一把鋒利的刀,直刺賈氏的心窩。
眾嬪妃聞言,紛紛附和,眼中閃爍著對賈氏的鄙夷與輕視。她們深知,在這後宮之中,規矩與地位的重要性,而賈氏,顯然並不符合她們的標準。
柔貴人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風拂麵般和煦,但其中卻蘊含著絲絲不易察覺的嘲諷之意。她輕聲說道:“林如海的女兒,那可是被養在永壽宮皇貴妃身邊的,不僅是八公主的伴讀,更是身份尊崇無比啊!如此一來,她的教養自然也是出類拔萃的。”
柔貴人頓了頓,接著說道:“反觀賈氏,一個靠爬床得來的賢嬪,在皇貴妃的眼中,恐怕不過是個供人取笑的對象罷了。”
她的話語雖然輕柔,卻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敲在了眾人的心上。一時間,宮殿內陷入了一片沉默,隻有柔貴人那略帶諷刺的輕笑,在空氣中回蕩。
眾嬪妃們麵麵相覷,心中都暗自思忖著柔貴人這番話的深意。她們都明白,皇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的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甚至能夠左右皇帝的決策。而如今,賈氏顯然並未得到皇貴妃的青睞,這對於她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時,永壽宮的大宮女芙蓉款步而來,她麵色端莊,手中執著一封信箋,輕聲傳達著皇貴妃的意思:“皇貴妃娘娘傳信來,皇上準備大封六宮,皇貴妃已經為柔貴人、曹貴人、娜拉貴人、醇貴人請封為嬪,皇上已經點頭應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