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太後鈕祜祿氏,本就身患重病,理應靜心調養才是。可她卻偏偏不安分,整日裡不是折騰這個,就是擺弄那個,搞得後宮雞犬不寧。
皇帝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但念在太後畢竟是自己的生母,一直都對她頗為忍讓。然而,人的忍耐總是有限度的,太後的行為終於還是觸碰到了皇帝的底線。
為了給太後一個教訓,同時也為了平息後宮的紛爭,皇帝決定對太後采取一些措施。經過深思熟慮,皇帝最終決定將太後所扶持的太子人選——十五阿哥永琰逐出皇宮,並讓他出宮建府。
這十五阿哥永琰,本是太後的心頭肉,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被寄予厚望,眾人皆認為他將來必定會有一番作為。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如今,由於太後的不安分,永琰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厄運。他不僅失去了皇帝的寵愛,甚至連一個爵位都沒有得到。就這樣,他隻能以一個光頭阿哥的身份,帶著他的嫡福晉和側福晉,如喪家之犬一般,灰溜溜地被逐出了皇宮。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永琰所居住的府邸竟然是前朝罪臣那親的府邸!這簡直是匪夷所思,讓人始料未及。那親可是太後的族人啊,他與皇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卻被皇帝以貽誤軍機處之罪斬首示眾。
這不僅是對那親個人的嚴懲,更是對整個家族的一種沉重打擊。而如今,永琰卻住進了這座曾經屬於那親的府邸,這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羞辱,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與那親之間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關聯。
這樣的安排,無疑會讓永琰在眾人麵前顏麵儘失。他的身份地位瞬間變得尷尬起來,原本應該是尊貴無比的皇子,如今卻住進了罪臣的府邸,這怎能不讓人議論紛紛呢?
皇帝如此對待永琰,顯然是在用這種方式向皇室宗親以及滿朝重臣傳達一個信息:十五阿哥永琰已經不再受皇帝的待見。而對於那些大臣們來說,皇帝不喜歡的皇子,他們自然也不敢輕易去巴結奉承。畢竟,誰也不想因為站錯隊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永琰心中滿是憤懣與不甘,可皇命難違,他隻能咬牙接受。入住那親府邸後,府中破舊不堪,雜草叢生,仆人們也大多是被打發來的,對他態度敷衍。嫡福晉和側福晉雖未抱怨,但眼中的憂慮卻難以掩飾。
一日,永琰正在府中枯坐,突然聽聞有人來訪。竟是平日裡與太後走得近的幾位老臣,他們表麵上是來探望,實則是來探探永琰的口風。永琰強壓著心中的怒火,禮貌應對,隻說自己定會安分守己。老臣們見他如此,便也不再多言,寒暄幾句後便離開了。
然而,此事卻被皇帝知曉。皇帝認為永琰仍與太後黨羽勾結,心中不悅,便又下旨削減了他的月例銀子。
而皇後佟佳氏所出的嫡子永瑚,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不僅生得一副好皮囊,而且聰慧過人,深得皇帝的喜愛和器重。皇帝對永瑚的寵愛程度,甚至超過了其他皇子。
不僅如此,永瑚的側福晉富察氏,更是來頭不小。她乃是傅恒的侄女,身份顯赫,家族背景深厚。富察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情出眾,與永瑚可謂是天作之合。
而另一位側福晉孔氏,則是孔氏紅葵。她的家族同樣聲名顯赫,其家族在朝廷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孔氏紅葵本人更是容貌姣好,溫柔嫻靜,深得永瑚的歡心。
皇帝對永瑚的偏愛之情簡直是毫不掩飾,甚至還特意下了一道聖旨,指名道姓地讓永瑚住進毓慶宮。這可不是一般的宮殿啊,它可是聖祖仁皇帝專門為太子胤礽所建造的,其意義之重大,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可以想象一下,當永瑚接到這道聖旨時,心中會是怎樣的激動和欣喜若狂。畢竟,能夠住進這樣一座具有特殊意義的宮殿,就意味著他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認可和重視。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而永瑚住進了毓慶宮以後,他深知自己所處的環境和身份都與以往不同,因此變得更加小心謹慎起來。他明白,在這深宮內院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於是,永瑚對皇帝的態度愈發恭敬謙遜。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私下裡,他都表現得十分謙卑,對皇帝的旨意絕對服從,不敢有絲毫怠慢。
不僅如此,永瑚對皇帝的飲食起居也格外上心。他親自過問皇帝的每一頓飯食,確保其營養均衡、口味適宜;他還會關注皇帝的衣著穿戴,及時提醒更換;甚至連皇帝的睡眠情況,他都會細心照料,力求讓皇帝能有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
永瑚的這些舉動,讓皇帝對他越發滿意。而一旁的傅恒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禁生出羨慕之情。他心想:“皇帝真是有福氣,能有如此孝順的兒子。”
就在永瑚備受皇帝恩寵的時候,永琰這邊卻突然發生了變故。那幾個老臣在離開之後,竟然在朝堂之上隱晦地提及應該恢複永琰的待遇。這一言論讓皇帝感到十分惱怒,他開始懷疑這是不是永琰在背後指使他們這樣做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越想越氣,覺得永琰實在是太不知好歹了,於是他決定再給永琰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宮中突然傳出了太後病情加重的消息。永琰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急如焚,他非常想去探望太後,但是皇帝卻不允許他進宮。永琰心中焦急萬分,卻又無可奈何,隻能在府中乾著急。
與此同時,永瑚也得知了太後病重的消息。他心想,這可是一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啊!於是,永瑚主動向皇帝提出要去照顧太後,皇帝聽後,欣然應允。
永瑚來到太後的寢宮,儘心儘力地侍奉著太後。他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讓太後感受到了他的孝順。儘管太後重病在身,但看到永瑚如此孝順,她也不禁感慨萬分。
太後對皇帝說道:“我現在有點明白你為什麼選擇永瑚為太子了。無論永瑚的孝順是不是裝出來的,最起碼他願意裝給我們看。而且,永瑚喜怒不形於色,很有心機、手腕和城府,這樣的人將來必定能成大事。”
皇帝聽了太後之言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他心中暗自思忖著太後所說的話,對永瑚的好感又增添了幾分。與此同時,遠在府中的永琰得知永瑚去照顧太後,心中既焦急又氣惱。他知道自己無法與永瑚相比,隻能在心中暗暗咬牙,卻也無可奈何。
時間一天天過去,太後的病情卻越來越嚴重,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病魔的侵襲,與世長辭。皇帝得知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下令大辦喪事,以表達對太後的哀思。
在喪事中,永瑚的表現異常出色。他身穿素服,麵容哀傷,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極為哀慟。無論是祭祀儀式還是守靈,他都禮數周全,沒有絲毫差錯,贏得了眾人的一致稱讚。
而永琰雖然也被允許進宮吊唁,但他隻能遠遠地站在一旁,看著眾人忙碌,無法靠前。他心中的憤恨和不甘愈發強烈,卻也隻能強壓下來。
喪事結束後,皇帝開始重新審視諸位皇子。經過這次太後之事,永瑚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了。而永琰,皇帝對他的不滿依舊沒有減少,甚至覺得他不知收斂,愈發不喜歡他了。
彼時,太後的孝期尚如一層厚重陰雲,沉沉地籠罩著整個宮廷,尚未有絲毫消散之象。那宮廷之中,處處皆是肅穆之色,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宮牆之內,眾人皆謹言慎行,生怕一個不小心,便觸犯了這孝期的禁忌。
然而,就在這看似平靜卻又暗流湧動的時刻,一個驚人的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永琰府裡轟然炸響,瞬間打破了府中原有的寧靜。永琰的侍妾,竟然懷孕了!這消息,就像一陣狂風,迅速席卷了整個永琰府,府中上下,無不為之震驚。
這個消息,無疑是在這平靜的宮廷湖麵上,投下了一塊巨大的巨石,激起了千層巨浪。一時間,宮廷之中議論紛紛,人們交頭接耳,各種猜測和傳言如野草般肆意瘋長。有人說,這是那侍妾故意為之,妄圖借此上位;也有人說,這是天意弄人,偏偏在這孝期出了這等事。
畢竟,在太後的孝期內,府中之人理應守孝,身著素服,心懷哀戚,不得有任何喜慶之事。而如今,永琰的侍妾卻傳出有孕的消息,這無疑是對太後的大不敬,宛如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了皇家的尊嚴;也是對宮廷規矩的公然挑釁,好似一隻無形的手,狠狠地撕開了那層規矩的薄紗。
永琰得知這消息,猶如五雷轟頂,整個人瞬間呆立原地,臉色變得煞白如紙,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他的雙眼瞪得極大,滿是驚恐和難以置信,嘴巴微微張開,卻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府中眾人也慌作一團,猶如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竄。丫鬟們個個麵如土色,手中的活計也顧不上做了,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眼神中滿是驚恐和慌亂。有的丫鬟甚至嚇得哭了起來,生怕這件事會牽連到自己。小廝們則像熱鍋上的螞蟻,在院子裡亂撞,不知該去何處稟報消息,又不知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管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正廳裡來回踱步,嘴裡不停地嘟囔著:“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下來,浸濕了他的衣衫。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