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能解決些問題,我就可以把我們的船賣遍全世界。”剛好回到廠裡的朱宏聽到了王銘洋幾人的談話,來了這麼一句,以彰顯他極智公司第一銷售高手的實力。
“新型材料這塊還急不來,等北沙的園區建好,在裡麵整個專門的材料實驗室再說。”
王銘洋喝了口茶,繼續說道:
“我讓安州港船廠那邊買了兩艘二手遊艇,拿來拆解研究,給工人練練手,等他們研究透了,就可以試著造遊艇了,出來的第一艘遊艇給你,怎麼樣?”
聽了這話,陳明笑著說:
“那感情好啊,不管弄成什麼樣子,隻要不沉就行,看來,我得抽時間去弄個船艇的駕駛證了,嘿嘿。”
“想要什麼造型,你自己去網上搞幾張照片下來,還有,想要哪些功能,自己寫出來,到時讓船廠的人照著要求來設計生產”。。。
從電子廠出來,王銘洋和陳明肚子裡已經灌了一肚子茶,兩人來到機械加工廠,查看了一下最新的手機生產線。
“這兩條生產線樣機我們用了自己最新研製的智能機械抓手和各種傳感探測器,再加上最新的圖像識彆係統技術,智能化程度非常的高。
國外不敢說,因為沒具體了解過,在國內絕對是首屈一指。
在整條生產線的上方,就是那個機箱的位置,是整個生產線的控製中心。
裡麵有著專門的芯片進行圖像識彆和各個部位的傳感器數據收集處理,然後根據結果發出控製信號,指揮生產線上的抓手或是自動工具進行相應的操作。
正常情況下,需要人工乾預的環節很少,一條生產線隻需要十個人。
但是這十個人要經過培訓,會看懂和處理所在崗位基本的一些信息,並能進行簡單的操作。”
韋方在王銘洋和陳明身旁做解說。
“這可真夠厲害的,老方。
如此一來,隻要機器可靠性有保證,我們的人工成本應該是最低的了,代工行業誰能乾得過我們。
以後,我們就是全國行業老大,不,是世界行業老大。”
看著眼前如此先進的智能生產線,陳明的心開始膨脹。
開玩笑,有了做行業世界老大的條件,是個正常人都得脹。
“嗬嗬,其實這個生產線能夠這麼厲害,完全是得益於王總的操作係統,各個方麵的地方都考慮到了,全麵而且便利。
要調整參數的時候也不複雜,連續工作時間長了誤差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機器就會自動校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這個係統運行非常穩定。
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沒有出現過係統崩潰或是bug,這可是很難得的,王總的技術不得不讓人佩服。”
“這個智能生產線我們可不能往外賣,要是其他電子廠有了這些設備,我們的競爭優勢就會受到影響了。
本來我們自己賣的1599元標準版和幫為華代工的手機利潤就很微薄,現在有了這個新生產線,才能稍稍提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