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著腳底下傳來的舒適感,貝利亞幾人走路都輕快了幾分。
這些日子,他們充分認識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跟著王首領混,自己和部落子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昨晚,李長老和黃長老還跟自己四人商量了,讓他們不再砍伐島上的樹木當柴火,說是什麼為了環保。
以後,夏島上會給他們提供可以燃燒而且耐燒的蜂窩煤。
雖然這不是免費提供的,需要各族的人提供勞務或是其他物資來交換,但這也是給四個部落的人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當初的夏島,不就是被大家砍完樹木而造成淡水資源枯竭嗎?
雖然不知道李長老說的蜂窩煤是什麼東西,但肯定是好貨,你彆不信,自從王首領他們來到這裡,帶來的東西哪樣不是好貨?
貝利亞幾人心中想著事情,腳步卻一點都不慢。
他們很快就走到自己停靠在夏島碼頭的獨木舟旁,招呼跟隨自己的族人,快速劃動船隻往自己的部落趕。
島上又要招人了,自己得趕緊,要不然會被其他部落的人把工作的好機會搶走。
連軸轉的不停施工,夏島變化很快,一天一個樣,新的建築物不時地出現。
黃有金選擇建造鋼混結構的住房,除了是因為島上沒有磚頭,最主要的這種房子抗震抗風,還有一個就是它的建造速度快。
平整好地麵,鋪上一層三四十公分厚的混凝土,固定好主要的槽鋼,就可以搭建了,後期做好防火和隔音就行。
為了加工這些鋼構件,巨人號還運了七八台數控機床過來,都可以組成一個機加工車間了。
這些車床都是王銘洋吩咐黃柏山從安州港振華船廠拆運的,是經過韋方和柳先行等人改造過的智能車床。
之所以讓黃柏山直接從振華船廠拆這幾台機床,是為了趕時間。
振華船廠被拆遷走的機床,王銘洋已經通知韋方給他們補了,隻是需要一些時間,畢竟這些設備,都是集團內部定製的,沒有量產。
六天後,另一艘貨輪也順利抵達夏島,跟巨人號一樣,運來的除了物資,還有一百多人。
又一批生力軍加入,夏島顯得更加熱鬨了。
隨著建設工作的鋪開,整個夏島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王銘洋和李泉等人的私人彆墅和夏島實驗室也正式開始修建。
經過阿古麗這段時間的培訓,有不少土著人已經可以用華語和華國來的人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大家在協同乾活的時候,也變得更加的順暢和默契了。
對這些通過語言考核的部落民眾,王銘洋也實現自己的承諾,給他們相應的漲了酬勞。
這讓其他人羨慕不已,又吸引了一大幫人前來報名參加阿華語學習班。
即使白天乾活有點累,但在美好生活的吸引下,這些上進的部落民眾都堅持了下來。
每天晚上,在簡易的教室裡,就著燈光,土著工人們認真地跟著阿古麗學習華語,從簡單的字詞到日常用語,他們努力地模仿著發音,一筆一劃地學習寫字。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由阿古麗自己找來參加學習班的那些女人,她們的華語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看來,她們很快就可以出擔任級華語教學任務。
在利益的驅動下,教室裡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每個人都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了能更好地融入夏島的建設,為了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而在工地現場,各種機械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新的建築在他們的手中逐漸成型。
夏島,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未來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