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沒有王總你的帶領和親自動手,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這個難如登天的項目。”
項目副組長李鳴也在一旁應聲附和,心裡由衷敬佩的說。
“我們現在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很不錯了。在國內的半導體製造領域,也是獨一份。
但我們的產品良品率,還是不夠高。
多次曝光技術,從效率上來說還是比不上歐美的一次性曝光。
我們現在隻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真正從商業競爭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競爭力還是有所欠缺的。
在這裡,我用偉人前輩的一句話來勉勵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這幾個月,項目組的所有成員都辛苦了。
從明天開始,每人放一個星期假輪休,每人獎金五十萬元。
林工,李工,你們記得囑咐大家要做好有關這個項目的保密工作,不能透露半句出去,畢竟西方國家對我們國家的高科技封鎖,還是存在的。”
“王總,那我們辛苦研製的這套光刻係統不就白白浪費沒用了嗎?”
林盛和李鳴有些急了,在他們看來,自家公司有了先進的公司,就應該拿出來用,而不是封存放一邊留著吃灰。
“看你們急得,嗬嗬,先聽我說完嘛。這套係統我們肯定是要用的,隻不過不能光明正大的的用。
我是這樣想的,這套係統,可以用來生產極芯4號,采用二十八納米的工藝。
不過在封裝的時候,外麵的標記參數,還是寫原來的一百二十八納米。
反正極芯四號芯片,隻是我們公司的產品自用,隻要我們不說,外麵的人不太可能拆開我們產品的cpu拿到放大鏡下麵檢查。”
林盛和李鳴聽自己老板這麼一說,心中一陣恍然,怪不得人家年紀輕輕就做大老板了。
自己智商爆棚,從小自詡天才,但在老板麵前,還是不夠看呐。
兩人的心中,覺得自家老板的這個方案怪怪的,但是又察覺不了哪裡不對勁。
殊不知,正是這個怪怪的方案,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讓阿美莉卡國和泡菜國、丸子國的幾個科技巨頭折騰了很久,也找不到自家公司產品跟極智電子在性能上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
明明自家產品處理器用的是二十四納米或是十五納米的工藝,但最後對比的結果,卻比不上極智電子的東西。
要知道,極智電子的產品cpu上麵的參數標記寫的是一百二十八納米製程而已,跟自家的相差好幾代呢。
雖然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極智操作係統的算法和優化是世界上最好的,對硬件要求也是最低的,但根據以往的數據對比,也沒有差距到這種程度啊。
這些公司和人,在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後,還是沒能找到真正的原因,最後一致認定是極智操作係統算法邏輯過於先進導致的。
於是,他們紛紛出大價錢去極智實驗室的軟件部門挖人。
不過,整個操作係統的核心部分和算法都是由王銘洋一個人完成的,被挖走的些許軟件程序員給這些競爭對手提供不了什麼有價值的信息,反而存在被極智實驗室法務部告上法庭的風險。
這個代號為“暗光”的忽悠戰略,後來被王銘洋喪心病狂的升級了。
極智電子在全麵用上自己的6代芯片後,還不忘像往常一樣向阿美莉卡國低通公司購買大量芯片將它安裝在自家的產品上。
而且把這個低通芯片安裝在電路板中最顯眼的地方,自產的極芯芯片,則故意安裝在電路板的背麵邊緣地方。